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军事 > 潜伏在大清 > 第313章 全线备战

潜伏在大清 第313章 全线备战

作者:好梦留君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1-08-29 02:57:26 来源:顶点小说网

“你说得对,”乾隆道:“朕也反复想过这件事。”

“凭心说,咱们只想平定准噶尔这个伪汗国,收复它现有的疆域,并没有与罗刹国争抢土地的想法。”

“两国的边界有尚未划定,模糊不清的地方,尽可以坐下来商量,你在这里让一些,我在那里让一些,这事也就谈下来了。”

弘昼道:“皇上是存了一个以和为贵的心,可就怕罗刹国不这么想。”

“就是这话,”乾隆道:“坐下来谈也要有个底线。”

“我们的底线就是卫拉特蒙古四部原本就是我大清的藩属,我们从未承认过他们那个汗国的合法性。”

“我们此次出兵只是平叛,收复原有的国土,改土归流,设行省府县。所以准噶尔原有的疆域,我们寸土不让!”

“若是他们能接受我们这个底线,那就能好好谈下去,若是想趁乱捞好处,胡搅蛮缠的话,也甭跟他客气。”

“皇上,”讷亲在一旁说道:“若只是此说,怕还是少不了口角。”

“浩罕汗国和哈萨克汗国的大玉兹、中玉兹、小玉兹这些地方,原本不是卫拉特蒙古几部的地方,而是他们后来攻占的。”

“这就是另一说了,”乾隆道:“准噶尔攻占了哈萨克汗国的地方,那是卫拉蒙古与哈萨克汗国打了两百来年的仗才拿下来的。”

“他罗刹国看着那一大片地方眼热,为什么没直接把哈萨克汗国攻占了?为什么没从准噶尔手里把它抢过去?还是他们没那个本事!”

“他们越过边界建个要塞,都被准噶尔出兵打得屁滚尿流的跑回去!”

“如今我们灭了这个准噶尔伪汗国,他之前所占的土地自然就是我们的,这不是天经地义?”

“罗刹国不敢去准噶尔手里抢,如今倒来和我们争,当我们软弱可欺吗?”

“真要是撕破了脸,兵戎相见的话,索性就把新账旧账放到一块算算。”

“康熙二十八年,正是因为有噶尔丹在西北为患,圣祖爷不愿两线作战,才让他们在《尼布楚条约》中占了大便宜。”

“难不成在我们这里占便宜占上了瘾,打量着我们会一直都想着息事宁人吗?”

“老西林你们军机处给奉天总督、吉林总督,还有乌里雅苏台将军及蒙古各部行文,命令所有与罗刹国接壤的地方现在就开始全线备战!”

“现在海外没有战事,正好能腾得出手来,若是罗刹国蓄意挑衅,到了非动手不可的时候,咱们就从东、中、西三线同时攻入罗刹国!”

“这仗不么就不打,要打就必得一仗打疼了他,才能换来十几年、几十年的安宁。”

“朕要是败给了那个年岁与朕相仿,去年才登基的罗刹国女人,这个皇帝朕就让她来做!”

(伊丽沙白一世·彼得罗芙娜,俄罗斯帝国第六位皇帝,1709年出生,月至1762年1月在位。)

如果换在几年以前他说这样的话,在座的绝大多数人会以为他是气头上说的大话。

可是现在没人会这么想了,从他登基后几次用兵的情形来看,他确实是一个敢想敢干,言出必行的人。

而反观罗刹国,他们多年以来因为边界问题与准噶尔龃龉不断,甚至曾经大打出手。

康熙五十五年,罗刹**队渡过额尔齐斯河,深入到准额尔汗国所属的雅梅什湖一带,在当地构筑军事要塞。

策妄阿拉布坦获悉此事后,派大策凌敦多布率大军前往征讨,准噶尔一万大军在雅梅什湖畔包围了罗刹军队。

一仗打下来,罗刹**队大败,死伤近三千人,数百人被俘,逼得他们炸毁了刚筑起来的要塞,乘船顺流向北逃回了国内。

遭到了如此惨败,罗刹国也没敢大举进兵准噶尔,因为他们是知道准噶尔汗国的实力的,真要是两国倾尽全力一战的话,其结果必然是两败俱伤。

所以强大的罗刹国忍下了这口气。

而如今,大清的南北两路军拢共才十万人,已经歼灭了准噶尔的大部分军队,犁庭扫穴即在眼前。

凭着这样的实力,现在确实可以放手与罗刹国一战了。

“皇上,”张廷玉道:“即便是真有战事,也是发生在与罗刹国边界附近。”

“臣以为,西北这一大片疆域打下来,拿出一个能确保长治久安的治理方略是眼下的急务,该马上议定了。”

“衡臣见的是,”乾隆道:“朕原就有个屯田的想法,这个法子大体上不变,但设行省置府县这事,你们有什么想头?”

“皇上,”张廷玉道:“目下战事还未结束,有很多地方还在准噶尔部残余势力的控制之下。”

“而且准噶尔一垮,原来被他攻占的地方很可能也会纷纷乘机而起,谋求复立,将这些彻底扫平尚需些时日。”

“目前全部划出行省似乎操之过急,可以打下差不多的一片地方就设一个行省,置府县,逐步推进更稳妥些。”

“而且依臣的想法,即使划出了以后,名虽为行省,短期内却不能真的都照行省那样去治理。”

“此言何解?”乾隆问道。

“大体的原由有两个,”张廷玉道:“其一,那片疆域地广人稀,气候也与内地迥异,要用移民实边的法子迁去大量人口,恐怕难度很大。”

“因为不会有太多的人愿意去那里,而如果迁去的少了,就如同一把谷子撒在野地里,根本起不了作用。”

“没有足够的百姓,则田地无人耕种,税赋也无从谈起,到时县不像县,府不像府,仍旧是个了无生机之地。”

“这其二,似喀尔喀蒙古这样早已经内附的地方都实行了旗盟制,而卫拉持蒙古诸部仍旧是沿袭之前的户府制。”

“台吉下面是万户府,再下面是千户府,由几个万户长和众多的千户长来行使权力。”

“这些人拥有大量的牲畜、草场、土地和农奴,实际上就是一群大大小小的土司。”

“如今我们要改土归流,势必要夺了他们的权力,骤然间失去了这一切,他们定然不会善罢甘休。”

(sdingdiannn/ddk270742/1495828.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