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军事 > 潜伏在大清 > 第314章 三大国策

潜伏在大清 第314章 三大国策

作者:好梦留君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1-08-29 02:57:26 来源:顶点小说网

张廷玉接着道:“大的声势他们造不出来,煽风点火,挑拨离间,纠集、唆使部族里的一些人,三天两头的弄点儿事情出来。”

“今天杀咱们几个百姓,明天烧几户民宅,百姓何谈安居乐业?”

“到时免不了要各处派兵去弹压,很多地方还要有兵士驻守,莫不如就暂时直接实行军团制,府县官员都由各级军官担任。”

“而且新打下来的疆域,百姓思旧,人心不稳,没事儿的时候都俯首听命,万一有了变乱,他们都是一堆堆的等着烈火的干柴。”

“实行军团制,也可以对这些人形成长期的威慑,兵士们上马就是军,保境安民,清剿匪逆;下马就是民,屯田生产,各事生业。”

“每个兵士都可以携带家眷,人数不限,多多益善,国家还可以给予适当的鼓励措施。”

“到时家眷们的人数就是兵士人数的几倍还要多,这不就是现成的百姓?”

“兵士们有家眷在身边,在哪都能扎下根来,安心的生产、操练,还省得了朝廷下大气力去移民实边。”

“皇上不是说过,要在卫拉特蒙古各部实行耕牧并举,用房屋土地拴住他们,使得他们不再到处流动。”

“等到若干年后,百姓们都吃饱穿暖了,有了些许家产的百姓任谁去煽动,也不会去作乱了。”

“人口也会日益多起来。到时再视情形,有序的退出军团制,交与地方上治理,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这只是臣的一些浅见,妥当与否还请皇上裁夺。”

“好!”乾隆始终聚精会神的听着,越听越高兴,听他长篇大论的说完,兴奋的赞道:“衡臣老相这是真正的老成谋国之见。”

“看起来你是平日里就用心留意了,才能想得这么周全!”

鄂尔泰见张廷玉一开口就得了一个头彩,心里一阵泛酸,却也无可奈何。

满州人以骑射功夫见长,治国理政,绥境安民这些本领原本就是跟汉人学的,更何况在汉臣里张廷玉也是出类拔萃的。

似他和尹继善这样的已经属于满州人里的顶尖人物了,但比起张廷玉的老谋深算终归是差了些。

不能在这上头跟张廷玉一较高下,那无异于拿着鸡蛋去碰石头,他思量着换了个思路道:“皇上,蒙古各部素来民风彪悍,不易羁縻。”

“更加卫拉特各部附逆日久,尤难教化,我朝对漠南、漠北蒙古诸部的策略似乎可以借鉴。”

在座的人都明白他话中的意思,清初为拉拢和控制蒙古各部制定了三大国策,分别是“南不封王,北不断亲”,“分封以制其力”,“崇释以制其生”。

前两个做法都很好理解,也比较温和,历史上很多朝代都采取过这样的办法缓和与外族势力的矛盾。

最阴狠毒辣的要数这第三条了,皇太极就曾说过:“以黄教柔顺蒙古,中国之上计也。”

蒙古族人早期是信奉萨满教的,大明永乐七年,宗喀巴创立的藏传佛教格鲁派正式形成,因该教派的僧人戴黄色僧帽,故也称之为黄教。

当黄教逐渐传入蒙古各部时,蒙古诸台吉王公们详细的了解过该教的教义后,觉得于统治百姓大有裨益,便大力推广,使得黄教很快普及开来。

后来清廷正是看到蒙古人大都笃信黄教,才想到了这个阴狠的法子。

朝廷拔下大笔银两,在蒙古各部大力修建佛教寺庙,没用上几年的光景,黄教寺庙遍布蒙古草原。

不仅各部有庙,而且各盟有盟庙,各旗有旗庙,有许多大户人家甚至有家庙。

朝廷还极大的提高喇嘛的地位,他们不用从事生产,不纳赋税,不承担兵役、徭役,大力提倡和鼓励蒙古百姓进入寺庙成为喇嘛。

在各种手段的共同作用下,蒙古百姓们家家户户都把孩子送进寺庙,有许多人家都只留下一个儿子用来传宗接代,将其余的都送入寺庙成为喇嘛。

大量的蒙古男子出家做了喇嘛,既不成亲繁衍后代,也不从事生产劳作。

沉重的劳动负担就必然的都压在了蒙古妇女身上,很多人由于过度劳累而夭折早亡,使得蒙古各部逐渐变得民生凋敝,人口锐减。

大量的蒙古青壮年进入了寺庙,每日里晨钟暮鼓,诵经拜佛,彻底丧失了金戈铁马,弯弓射雕的豪气,再也不会对清廷的统治构成威胁。

乾隆听了鄂尔泰的话,略一思忖道:“漠西蒙古与漠南、漠北不同,他们聚众反叛,犯上作乱,是被朝廷剿灭的。”

“原有王公台吉的封号和爵位尽行褫夺,就谈不到分封了,联姻自然也就无从谈起。”

“倒是可以在崇释这一条上做做文章,不过朕也是只用其神,而不用其形。”

“主子,”鄂尔泰问道:“何为只用其神,不用其形?”

乾隆道:“等一下散了会议,朕就给塔尔寺的阿嘉呼图克图罗桑丹贝坚赞写一封亲笔信,让礼部派个侍郎拿了去兰州找尹继善。”

“反正也没有多远的路,让尹继善亲自去一趟西宁,速去速回,也误不了多少政务。”

“到塔尔寺见到阿嘉呼图克图,请他派出几位德高望重的喇嘛,由礼部的官员陪同,入疆去讲经说法,教化信众。”

“这就是用其神了,你们以为如何?”

(呼图克图是清朝廷授予蒙、藏等地区喇嘛教大活佛的封号,阿嘉呼图克图即为阿嘉活佛,是塔尔寺地位最高的活佛和寺主。)

“主子这略策再高明不过了!”鄂尔泰奉承道:“塔尔寺是宗喀巴大师的出生地,阿嘉呼图克图派出的喇嘛对漠西蒙古的百姓说上一句话,比我们用枪威逼着都管用。”

“奴才想还应在卫拉特蒙古各部多修些寺庙,待修成后,让塔尔寺多派出些喇嘛进驻,在那里面讲经说法,于朝廷对当地的治理有百利而无一害。”

“这个主意好,就照这样办理,”乾隆道:“不过寺庙建起来,朕也不会让蒙古青壮年都出家做喇嘛,这就是朕刚才说的不用其形。”

“主子,”鄂尔泰有些不解的道:“这个法子用了上百年了,今天看来颇见成效,为何弃而不用?”

(sdingdiannn/ddk270742/1495829.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