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历史 > 再造大明:崇祯有个时空门 > 第134章:臣以为然(求订阅,求月票)

袁可立亲自登上了“破虏号”进行首次试验航行,这一次航行从煌夏造船厂出发,到金州的旅顺口,全程165海里,预计航行时间在十一个小时左右。

随着萧升把钟表这种东西推行开,二分之一时辰为一个小时的概念已经深入人心,至少在北直隶地区大部分文人和消息灵通的人都知道。

毕竟报纸上也经常使用这种时间概念, “时分秒”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现在基本上所有的千户以及以上的军官都会给配发一块手表,用来看时间。

虽然以大明现在的工艺,批量制作这种发条式的手表还是有些时间上的偏差,但是影响不大。

这东西在官僚士大夫之间也是非常的流行,价格不便宜,算是一种奢侈品。

对海上航行的人来说,时间更是重要, 因此, 煌夏钟表厂还特意制作了一种可以记录年月的钟表, 以保证航行的人可以准确地把握时间。

随着一声悠长而巨大的汽笛声响起,破虏号高大的“烟囱”上面喷薄出白茫茫的蒸汽,这个庞然大物开始缓慢的移动。

开动这么一台钢铁巨兽,需要编制人员345人,破虏号的第一任舰长名叫“陈安域”,袁可立在新建立登莱水师之后,招募获得的一员人才。

陈安域先是在登莱水师服役,而后到造船厂学习并熟悉这艘战舰,终于在今天,以舰长的身份指挥这艘战舰出海。

破虏号的设计续航能力,也就是在煤柜满载煤炭的时候,可以达到4800海里,也就是连续在海上航行六个半月以上。

当然,在实际使用过程中, 保守应该在六个月左右就不能继续航行了。

这种巨舰,才是远洋的依仗所在。

以破虏号的续航能力, 完全可以到达美洲然后返回来。

不过考虑到海洋气候的影响,如果真的要去往美洲,还是需要先摸一下航线,沿途建立补给站更为稳妥一些。

在万众瞩目之下,这头覆海蛟龙速度逐渐加快,快速达到了十五节的最高速度,然后稳定下来,逐渐消失在了众人的视野之中。

不使用风帆,这巨大的钢铁战船,真的动了起来,而且速度如此之快,远远超过了现在大明服役的船只的速度。

站在甲板上,袁可立看着那巨大的炮台,感觉到一阵的豪情。

他已经年纪不小了,没想到有朝一日,还可以见到如此雄壮的巨舰,大明的水师,一定可以凭借这巨舰恢复太祖时期的荣光!

破虏号上一共有四门主炮,采用的是新研发的300mm口径的后装线膛炮,被命名为“破虏炮”。

巨大的火炮可以凭借水压蒸汽机构周圈转动,打击不同方向的目标,有效射程可以达到七公里。

如此恐怖的大炮, 只是看着就觉得心惊胆战,袁可立还真的想要看一看这等重炮的威力有多大。

此次试航,不只是要试验在水面上航行的能力,还需要实验火炮射击能力。

虽然设计上的大问题不会存在,但小毛病肯定是在所难免的。

而这种小毛病,在战争开始之后,就可能引发致命的破坏。

所以要在试航行过程中,将其全部暴露出来,然后回厂检修,进行完善。

现在皇帝等人还在天津等待着航行结果,袁可立决定先到金州之后,返程过程中再进行火炮的试射。

与此同时,天津新城之中,朱由检带着一众臣子在这里游览起来。

为了保证皇帝的安全,往往都是要清街的,但在朱由检的要求之下,并没有做出这种扰民的事情。

朱由检带着这些人,看着这里的繁华。

煌夏渤海第一造船厂的建造和破虏号的建造,带动了一大批产业的发展。

煌夏商会在天津这边建设新城,专门提供给那些炮舰的零部件供应商作为工作的地方。

造船带动的人口很多,于是这新城之中,人员变多了,消费也就跟着出现了。

明朝的海禁其实到了现在已经只是存在于朝堂上的言论而已,天津这里的来往船只还是不少的。

尤其是有着煌夏商会这个大树作为收购方,那些来到天津的船只,几乎都是赚取大笔的大明银元或者煌夏银钞返回南方等地。

故而这里的繁华程度并不比京城要差,甚至于因为流动人口偏大,看起来要更加繁华一些。

这就是盛世的样子啊!

一旁的毕自严看着周围的景色,眼角不由得就湿润了一些。

徐光启发现他的异常,不着痕迹地对他笑了笑,两人已经知道彼此的想法。

这里最繁华的地方,还要数煌夏商会建设的商贸大厦。

京师之内的那个不过才三层,而这里的大厦却是足有五层,里面各种店铺,商品琳琅满目。

朱由检看着香料区的商品,忽然开口说道:“诸位,朕听说海商把大明的瓷器和丝绸拉到欧罗巴等地,就可以换回来一船的银子。

而再把这些银子换成香料返回大明卖掉,就可以换到两船的银子。

这么大的利润,却没有一个合理的税收来让这些银子反馈大明的百姓,朕实在是觉得有些可惜。”

这番话让诸位大臣心中一紧,皇帝这意思明显有两层,一个是看上了海上的生意,想要开海;另外就是还想要对海商进行收税。

开海,商稅。

无论是哪个,都是挑动这些士绅官僚直接利益的东西,皇帝竟然还想要一次办两件事。

当即就有一个南方出身的大臣开口说道:“陛下,海上倭寇众多,开海之后,大量的倭寇进入我朝边境掠夺,伤民无数,还请陛下三思啊!”

朱由检并没有反驳,而是非常认同地说道:“不错,因为倭寇的存在,导致我大明无法开海,获取来自其他国家的白银和粮食。李侍郎,你是这个意思吧?诸位大臣,你们也是这个观点对吗?”

“臣以为然!”一人站出来说道,紧接着,其他一些代表也都站出来表明了态度。

不过真正的阁臣级代表,没有直接站出来。

“好!那就把这些倭寇全部消灭!朕听闻东南地区,倭寇最为猖獗,朕决定建造铁甲舰千艘,巡视大明海防,就要看看,在如此坚船利炮面前,还有哪个倭寇敢犯大明之天威!”朱由检闻言高声说道。

(sdingdiannn/ddk42309595/721042176.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