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历史 > 家祖左宗棠 > 第66章:大整盐政(中)

家祖左宗棠 第66章:大整盐政(中)

作者:白社桑落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3-07 08:26:52 来源:顶点小说网

为了更好的了解盐政,左念微在到达扬州城之前,就已经离开了船队,在精锐士兵的护送下前往各地考察。

清朝的盐商分两大集团,1则以扬州盐商为主的淮扬集团,2则以富顺盐商为首的4川集团,从清朝立国之初起,这两个盐商集团就1直在进行着明争暗斗,由于淮扬盐商身居江南,文风鼎盛,官员众多,朝中力量自然就强,所以1直占据上风。

这1现象1直持续到咸丰年间,随着太平天国起义的爆发,太平军与湘军、楚军、淮军沿着长江和两淮地区连番厮杀,长江交通断绝,淮盐无法运进湖南、湖北、安徽、江西等地。

两湖、两江各地大多出现盐荒,为了应对这个问题,清廷准许川盐少量运销湖南、湖北,后来随着战争的扩大和持续,川盐又取得了安徽、江西等地的销盐引岸,大量川盐源源不断从4川运销各地,而淮扬盐商则1路走低,1边掏钱助军,1边又没地方买盐,此消彼长之下,淮扬盐商渐渐逊于4川盐商。

但这只是1时的问题,随着太平天国的覆灭,长江交通恢复,淮盐再次大举运销沿江各省,并依靠多年积累的实力和人脉,迅速将失去的引岸夺了回去,在曾国藩、李鸿章等人的协助下,淮扬盐商再次夺回了全部的市场。

1直发展到现在,淮扬盐商又要面临两大难题,第1便是东南自治,清廷必然会对淮扬盐的销售进行限制,未来估计只有东南6省、朝鲜、安南和日本可以销售,而其他地方的销售则面临第2个问题。

这第2个问题就是洋盐,洋盐对于淮盐的打击主要在两方面,第1很直接,就是因为他们是洋人,你不服他就打你,这点很好解决,东南巡阅府的军队不是摆设。

第2个方面则是根本上的打击,洋盐是精制盐,无论是口感还是色泽都要胜过淮盐。淮盐虽然在中国传统食盐中是口感最好的,但在外观上却不及川盐,淮盐由于晒制工艺,盐粒中含有较多杂质,色泽不纯白,偏黄。

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改进工艺,但这些知识盐商们也知道。淮扬盐商身在东南,并不缺少见识,洋人的制盐工艺也曾有人试图模仿,但无奈技术力量匮乏,又有同行拆台,到最后也只能赔赔赔,1赔到底了。

在盐户村和市集中考察时,左念微也目睹了制盐的过程,海水晒场自然是有的,但到最后还是需要烧盐,所以淮扬大地上都见不着几棵树,若非徐州煤炭大量开采,徐海铁路建立,依靠铁路和大运河,较为廉价的煤炭进入淮扬地界,食盐价格还要再涨。

但煤炭的运用并没有使盐户的生活便好,这些百姓依然生活在真实的水深火热中,盐水深、炭火热。

而且,制盐过程产生的废料配上黄淮水患,也导致盐城、淮安等城市的很多地方盐碱化十分严重,种不了地,盐户几乎只有烧盐1条出路,对于盐商和官府的压迫也就更加无能为力了,落草为寇的人非常多。

在底下考察时间越长,左念微对史书中那些单薄的字眼也就越发能够理解。

除了盐户的糟糕情况,两淮地区的官商勾结也十分严重,扬州等地还有1些没有完全整编好的旧军队,为了防止这些军队和官员作乱,左念微又特地秘密从镇江调了1旅军队,伪装成筑路工兵,进入扬州地面,协助修筑铁路。

就在左念微逐步考察淮扬地区的时候,身在扬州的盐运官员和盐商却充满了忧虑。如果从船队抵达的那1天开始算,这位太子爷已经在扬州地面上走动了半个月了。

可在这半个月时间里,官员和盐商没有1个人看见过这位太子爷,就连精心准备地接风宴也是由队5中的两位2把手吴宗权和庄廷器代为出席。

吴宗权是左宗棠幕府中的钱粮师爷,巡阅府建立之后在税务总司中担任要职,其本人熟悉传统税务,这次也被左孝威派来协助左念微进行清查和整理旧有税务。

庄廷器是左念微本人的财政顾问,之前在法国留学,后在上海税务司担任翻译和税务文书。

而这两人对左念微的去向守口如瓶,对如何整顿盐政也不愿意透露半点,甚至连贿赂都不收1点,宴会也很少参加,整天就蹲在盐运使衙门里核账,两淮盐商这段时间可真是愁疯了。

正所谓“1朝天子1朝臣”,东南虽然还没有动刀子,但这些消息灵通的商人可是很清楚,京城里可是1阵阵腥风血雨,以前后党的官员是杀的杀,流放的流放,菜市口的刀这几个月可是饮饱了血。

随着时间的推移,税务总司核账工作也进入了尾声,查出各项亏漏无数,但这些官员和盐商又没胆子动手,先且不论其中的政治风险,就单看着接受城防的1营6军那些锃亮的洋枪洋炮,这些人也没那个胆子闹事。

终于,在1895年末的1个清晨,左念微坐在特制的马车中,在1营6军的护送下,进入了扬州城。

1瞬间,这个消息就传遍了扬州城,随后,当天中午,早已准备好的盐业整顿会在盐运衙门大堂内召开。

左念微搞得这个东西顿时让扬州当地的官员和商人懵了,整顿盐业,啥时候需要把商人也喊过来了?

盐商巨贾们怀着忐忑的心情来到盐运衙门,这些商人1见到左念微这些官员,立马就跪了下来。

“站起来!不准跪!今年颁布的《国民礼仪规定》都忘了吗?”左念微看了1眼,立即喝到,随后看向扬州府知府,“翁府丞,你境内的政策宣传就干成这个样子吗?”

“下官......下官......”翁承让连忙低头弯腰道。

对于这件事,左念微也知道急不得,所以只是喝问1句,接着礼仪的事情先敲打敲打扬州的官员,随后领着众人进入大堂。

大堂内已经摆满了椅子和长凳,左念微等3人坐在上首,其余人员坐在下面,在场的盐商原本是不敢坐的,但在税务司和士兵的“注视”下,不得不把屁股沾1点在凳子上。

众人看着坐在上首的左念微,心中惴惴不安,按照历史经验,每1次的盐政整顿总会有1批失势的盐商和盐官落马,然后又有1批走对了门路的盐商盐官飞黄腾达。

这就是杀肥猪,杀了1批养肥的猪,再用这些肥猪的边角料喂养1批猪仔,养肥之后就是又1轮的循环。

然而,国家离不开食盐,国家也离不开盐税,而盐商就是这根社会链条上至关重要的1节,谁也不能忽视他们的存在,虽然他们1向被官府视为肥猪,但官府也不敢将这些肥猪1次全部杀光。

所以,在场的盐商也是拼命的想找到这次盐政的政策倾向,然后找门路活下来。

坐在上首的左念微也在观察着堂下的盐商,能坐到屋子里的,那都是城里有头有脸的大盐商,而中小盐商只能呆在外面。

盐政改革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食盐牵扯了太多的利益团体,盐商只是1个明面上的,盐官也只是明面上的,藏在他们背后的则是数不清、理不明的利益链条,官僚、贵戚、宗族、皇族,甚至就连盐滩、井灶上的盐工,市井上的小贩,也都算作这个利益链条上的1分子。

面对这些人,光靠枪杆子还不够,左念微在来到这里之前,专门研究了日本等国的盐业政策,并根据自己所了解的后世盐业专营政策,进行调整。

左念微要改造的,不仅仅是盐税,更是整个盐业。

这场整顿会的流程基本仿照西方,吴宗权先发言,对目前淮扬盐业做了1个报告,毫不留情面,随后是左念微开始发言,到后面,左念微提出了设立盐业管理部门、出台相关政策和建立国家主导的食盐股份公司。

听到左念微提出的“建议”,众人立马压不住声音了,开始在堂上小声的说到。

“盐场、盐滩、盐灶分散各处,如能够合并到1起?”

“官府难不成是要1锅端了咱们?”

“盐合并到1起,并用机器制盐,这就用不了太多盐工,许多盐工必然会失业,谁给他们饭碗?”

(sdingdiannn/ddk12767391/36705793.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