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科幻 > 道途孤城:少年将军与北戎之谜 > 第10章 临溪成诗初探案

宁远走近介绍:“这位是金门的幕僚,金墉城主离任后,一切事务都由他照应。”

金门幕僚审视着墨林,墨林自报家门,对方的反应显得有些敷衍。

此人身着黄衣,黄发配以山羊胡子和鹰钩鼻,透露出一丝阴郁和油滑,虽然展现出几分官场仕途的气质,但又觉得他的手段略显稚嫩:“你为何询问骨灰之事?”

墨林眼神平静地回应:“我并未见到骨灰,所以我相信根本就不存在骨灰!”

这番质疑大胆直接,金门幕僚脸色自然不好看:“无知小子,胡言乱语!”

墨林半闭着眼,毫无退缩之意。

这位青衫道士似乎不懂得逢迎拍马,对权贵毫不畏惧,也不给金门幕僚任何面子。多年前在不周山,他就是这般,葛行间未曾教他尊师重道,他也从不觉得自己有何师道尊严。

然而宁远是朝廷中人,通晓行为规范,自然也为墨林的底气不足感到忧虑:“周道长,不可信口开河啊!”

墨林面不改色,手指着炼人炉,语气坚定:“如果有骨灰,为何不归还给家属?”

金门幕僚眉头紧锁:“道长,你多管闲事了。宁远将军,麻烦你带他离开。”

说完,他便离去,没有流露出多余的情绪,仿佛把墨林当作一个顽皮的孩子而不予理会。

墨林淡然一笑,他也不是那种热衷于讨好别人的人,自行转身潇洒离去。这场围绕炼人炉的葬礼戏剧,就这样草率而平淡地收场。

宁远连连向金门幕僚道歉,然后紧跟在墨林身后。他们绕了好几个大弯,最后停在湖畔。

宁远很想教训道士几句,可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犹豫许久,终究没有说出刻薄之词。他看着道士那张素净的脸庞,心中也渐渐平静下来。

“你为何质疑那位幕僚?我这个武夫看不透许多,骨灰究竟去了哪里?即使蜡人病再严重,尸体总该留下一些痕迹,让家属有个念想,这样实在太残忍了。”

墨林从竹盒中取出白猫,轻轻抚摸:“他明显在搪塞,实际上根本就没有骨灰。你也不要乱猜,如果我的推断没错,放入炼人炉的并非真正的死者!”

“你说什么?有什么证据?”宁远闻言大吃一惊。

“目前没有,只有猜测,如果你想听,我可以告诉你我的推理。”道士难得严肃起来,微微睁开眼,缓缓道来。

“尸体被抬出棺材时,已经完全僵硬。但我注意到抬尸体的担架下沉幅度很小,抬尸者毫不费力,说明尸体几乎没有重量。尸体僵硬如枯木,说明这不是普通的死尸。我也考虑了蜡人病的情况,但这不可能。从医学角度来说,死亡的过程无非那几种,不会有太异常的变化。”

“我曾听闻尸变之状,或许与此有关?”宁远久历沙场,对死亡之事略知一二。墨林摆头道:“尸变之态转瞬即逝,况且我所见之躯,僵硬如石,不似生前有血有肉之人。”

“你不是也曾提及,世间诸多行尸走肉?”宁远淡然一笑。

墨林回应一笑:“此事另当别论。总而言之,我确信方才焚烧的并非人类。你无需多问,若想证实,只需寻访那位昔日的草堂大师。待我亲见他,真相自会揭晓!”

是日无他言,次日二人结伴同行。墨林跨上跛足马,一同向城西进发。

宁远娓娓道来:“草探花乃金墉城首屈一指的雕塑家,昔日在太平盛世门庭若市,求雕像者络绎不绝。后来蜡人病肆虐,世道动荡,西梁军围城百八十日,艺术凋敝,门庭冷落。乱世之中,高尚难觅,生不逢时的戏子哀怨。”

墨林闻此感叹不已:“借我笔墨,我要赋诗一首。”

宁远闻言微微一笑,从背后的竹篓中取出狼毫递予他。不远处有一眼清泉,宁远抱着归去来兮去饮水,白猫依然沉睡。喂水归来,墨林诗已成篇。

“这猫不吃食,连水也喝不下,还能存活多久呢?”

“无从知晓,自师父离世后,归去来兮便是这般状态。但它只是深睡,这么久过去,你看它依旧生命力旺盛。你城外的士兵也是同样的道理,世间众人大多如此,看似生机盎然,实则沉睡不醒,最终长眠不复,恰似归去来兮!”

此言触动了宁远的心弦,他鼓掌赞叹后问道:“诗作何在?”墨林递出一卷竹简:“阅毕请放回竹篓。”

宁远接过竹简,又瞥了一眼归去来兮,似有话想说,却又咽了回去。思量再三,他放弃了,展开竹简,字迹狂放不羁,虽无规则却浑然天成:浪子长啸归者哀

纵马吹箫家未随

乱世浮沉江山遥

青衫将军独悲凉

“诗很美,只是我这糙汉子,领悟不透。”宁远咧嘴大笑。

“诗佳,人却诙谐。”

道士调侃将军,将军含笑以对。

两人行了半个时辰,穿越金墉城,来到草探花的店铺前。店面是四面环墙的深宅大院,庭院幽深,门扉陈旧,门槛已被磨损大半。

店名唤作探花草舍。

两人步入店内,草探花正在前厅裁剪竹枝。他看到二人,表情并无变化,宁远说明来意,草探花依旧是一副寒酸的模样。

宁远在城中已久,与草探花还算熟识。草探花不善言辞,自两人进来后,只与宁远交谈,未曾正眼瞧过墨林。

交谈片刻,见草探花对自己不理不睬,墨林主动上前,亲切地说道:“老先生,我此行有一事相询。”

青苗公子未等他把话说完,挥手示意中断:“我已不再接手任务,更不会因言语而接活,道长请回吧。”周行仿佛早已料到,目光示意宁远:“将军,给点路费。”

宁远点头,从怀中取出十两白银置于青苗公子面前。

“年轻人,你可明白这样的行为有多失礼?”青苗公子面带愠色,周行却毫不在意:“世道动荡,手艺也无法果腹。况且您本就吃这套,否则也不会与官府打交道。”

“你以为这样说我,我就会接受你的施舍?”青苗公子瞥了一眼银子。

周行淡笑:“这不是施舍,是报酬,你回答问题理应得到。天经地义,道理分明。”

青苗公子盯着银两许久,最终袖袍一挥,将其收入胸前,只是动作显得生涩,神情略显不自在。周行观察他的眼神,嘴角微勾:“我直截了当,有多少人找你定制人偶?”

“你说什么,人偶?”宁远在一旁惊讶地插话。

周行轻拍他一下:“别打岔,听老人家说。”

青苗公子眼神闪烁,周行目光坚定地注视着他,眼神依旧半开半合,慵懒而颓唐。青苗公子看了看银两,又看了看道士的眼神,片刻后悠悠叹了口气:“一直如此。”

周行显得胸有成竹,对这个回答颇为满意,继续追问:“是从蜡人病流行之后开始的吗?”青苗公子点头,周行满意地微笑:“这就对了,那么你知道为什么家家户户都不火化死者,而是制作人偶应付场面吗?”

听到这个问题,青苗公子微微愣住,刚才的爽朗消失了。他脸色一沉,轻轻摇头:“我只负责塑造形象编织草鞋,其他的我一无所知。我知道你想问死去的尸体现在藏在哪里,抱歉,我真的什么都不知道。”

青苗公子说完,眼中似乎闪过一丝忧虑。

周行擅长洞察人心,见状轻轻挥手:“我不会再问下去了,换个话题,你从事塑像这么多年,现在却要靠销毁心血来维持生活,你有过后悔吗?”

这个问题似乎触动了青苗公子的心弦,他惊讶地看了道士一眼,眼神复杂,难以解读,仿佛勾起了无尽的回忆。他恍惚地起身,点燃熏香,捧起香炉,最后在宁远困惑的目光中老泪纵横。

周行见状,识趣地起身告别,拉着宁远向外走去。

两人走到门口,青苗公子的声音在后面响起:“现在的人已无心欣赏,作品问世也是徒劳。与其被玷污,不如一把火烧得干干净净,留一片洁净的世界!”

周行如遭电击,转身鞠躬,深鞠一躬:“前辈高人,晚辈受教了。此案告破后,离别之时必定前来拜访。”

"何苦相逢,你既然有四海为家的志向,就不该有扎根一处的牵绊。" 草探花轻轻挥手,墨林静立,久久未动:"的确,这世间每个角落我皆可涉足,一切机缘,皆由天定。"

二人自探花草堂走出,天色已渐入暮色。

宁远问:"下一步我们该如何行动?"

墨林答道:"你无需过多忧虑,即使告知你方向,此刻夜幕降临又有何益?黄昏已至,我曾在不周山巅独爱观赏落日,且不做他事。"

宁远淡笑,陪他坐下来仰望天空:"棺木中的并非真身,那真正的所在何处?"

墨林微摇头,未作回答。他竟真的只是专注于夕阳,宁远追问几回,他都充耳不闻。宁远识趣地不再打扰,二人就这样坐着,直到天色转为深沉。

太阳隐退,墨林慵懒地伸个懒腰站起,宁远始终注视着他,半晌后忍不住开口:"你是否对我有所保留?"

墨林瞥他一眼:"你觉得我隐藏真相,有何目的?"

这个问题让宁远一时语塞,他本就是一介武夫,不解深意之事:"这倒没有,目的这东西与我无关。"墨林微笑,轻拍他的肩膀:"嗯,你这话颇有深意。"

二人又闲聊片刻,日暮大河之间,天地被星辰月光覆盖。

宁远向草探花借来一盏灯笼,两人提灯在黑暗的小路上返回。

走到西门,墨林遇见了倒骑毛驴的梅岭状元,两人拱手致意,彼此都颇感意外:"你此行是要进京应试吗?"

梅岭状元:"此城出发,唯有此事。毕竟是故乡,虽无亲情,但有乡土,也算无憾。种种思绪对我来说已是过眼云烟,我没有亲人后代,没有挂念,故而少了迷茫。"

墨林感叹:"此门之后,你将成为漂泊之人,愿你珍视未来,达成所愿。"

梅岭状元:"承你吉言,即便高中,我或许也会回来。不知为何,我觉得如此辗转反侧,也是一种乐趣。以前私塾老师曾说,时光中老去,在奔波中成长,道理大概如此。他人读书、走路、答题、求功名,而我却不同。"

"我明白,都是生活的一部分。"墨林的目光罕见地柔和。

二人告别,墨林目送梅岭状元离开,人影消失在黄沙之中,只剩一人一驴,转瞬即逝。宁远拍拍他:"人已远离,再看无益。"

墨林:"我们只是偶然相遇,无须挂念。他去他的,与我无关。我只是在看那头毛驴,如此肥壮,若不做成馅料,岂不可惜。"

宁远大笑:"夜晚不宜多思,我送你回晓行夜宿。"

二人回到晓行夜宿,发现门口正站着一队服部兵乙。

服部兵乙依旧如故,墨林看着这些红衣士兵,饥饿感更甚。

不久,夜深人静之际,晓行夜宿楼上响起一阵阵沉闷的跺步声,仿佛有人在木地板上踱步,声音纷乱,难以辨别来源。

片刻之后,门口显现一道身影,此人全身裹在厚厚的毛毯中,面部被遮掩得严严实实,被服部兵乙紧紧压制,腰弯得像失去了脊梁。

墨林面带困惑,投向宁远的目光寻求答案,然而宁远只是摇头:“我怎能知晓,守城这么长时间,从未听说晓行夜宿楼上有人居住。你看,那人走向烛阴楼的茅厕,正如你说的,楼上无厕,他只能下楼解决。”

墨林闻言皱眉,环视四周,随后自言自语道。

“服部兵乙为何要押着他?只有犯人才会如此,但犯人为何不住在牢狱?况且我进城后已将这里摸得一清二楚,这座城池似乎已无牢狱。即使再荒废的城市也应有秩序,但你看两侧的门户紧闭,不就是一座座无形的监牢吗?众生皆有苦难,蜡人病重,害怕遭遇不幸,却不知自己已活成别人的笑柄。”

宁远闻言惊讶,这道士的话语句句切中要害,仅凭一眼就能洞察如此多的信息,他还是头一次亲眼见识到。

正在思索之际,那人被押回,继续踏上楼梯,沉重的脚步声渐渐消失在某个楼层。

服部兵乙队伍整齐地离去,对墨林二人未加理会。宁远笑道:“我的面子还有些用处,道长你快休息吧,明天我们还要继续调查。”

“晓行夜宿楼上,除了他,还有其他人吗?我想你根本没在这里住过,你每晚都在将军行府,这一点我清楚。但是这里既然有犯人,我不相信你会一无所知。既然有罪犯,为何还让我住在这里?”

墨林直视宁远,提出疑问。

宁远听后略显不悦:“道长,你在怀疑我?”

墨林摇头,依然半睁着眼,显得慵懒:“床确实舒适,我只是感到好奇罢了,并没有责怪你的意思,也不想住进将军府。你也说过,这是城里唯一还在营业的客栈。我就不再多说了,将军,我们白天见。”

宁远离去后,墨林仰望星空,久久地沉默不语。

良久,他缓缓低头,一滴滚烫的泪珠从睫毛滑落,砸在地上,破碎成花。

他解下竹箱,抱起酣睡的白猫,缓步走进晓行夜宿。白猫依旧沉浸在梦乡。“兮,我今晚脖子扭伤了,好疼,好疼……”

次日清晨,宁远便来找墨林。

墨林整夜打坐,昨晚分别时,他就是静心冥想的姿态,今晨再见,仍是纹丝不动,与他平时的慵懒形象大相径庭。

宁远在墨林面前摆了个蒲团,静静地坐下,凝视着道士如画的眉眼:“昨晚你是否有所思考?”

“确实有些想法,驴肉不适合做馅,清蒸或炖煮会更美味。”

宁远不屑地瞥了一眼,随即起身离去:“就此别过。”

墨林连忙拽住他:“你没理解我的意思,那位梅岭的状元郎不应轻易放过。我也不确定我的直觉是否准确,但我的直觉从未出过错。”

宁远嘲讽一笑:“人已经离开了,你的言论无济于事,不过是事后诸葛亮。”

墨林挺直腰板:“即使如此,我也要让这炮声震耳欲聋。如今能走在前列的人寥寥无几,你少些空谈,我们现在就去逝者的家。”

“尸体难道还会留在那里吗?不过,刚经历丧事,恐怕不太合适吧?”宁远有些抗拒,墨林却答道:“礼仪固然重要,但心中有礼,自然行为得体。无妨,亲眼目睹后自会明白,何必提前忧虑。”

出门,阳光明媚,烈日当空,又是一个白茫茫的日子。

然而,寂静的金墉城依然荒芜破败,人们隔着门缝互相窥视,彼此间仿佛隔着难以逾越的鸿沟。

墨林骑马穿过街头,手中抱着一只白猫,宁远手持红缨紧随其后,两人引人注目,引来行人的纷纷侧目。每到一家,墨林便下马敲门,语气恭敬,言辞恳切:“你好,你们家有人去世了吗?”

(sdingdiannn/ddk58196305/36705849.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