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科幻 > 道途孤城:少年将军与北戎之谜 > 第79章 三千宠爱在一身

邺王:“贵人?”

墨林:“没错,就是贵人。史书记载,凰棠氏在宫中被册封为贵人。我已经分析过,根据凤栖宫的风水位置,她的地位绝不会超过昭仪,也就是从二品。一个从二品的贵人,却住在贵妃级别的宫殿里,可见紫宸国公对她的宠爱之深。”

“这只是偏爱而已。帝王通常不宠爱皇后,而偏爱某位妃子,自古以来都是常有的事。”

邺王对此并不觉得奇怪。

墨林:“紫宸国公确实深爱凰棠氏,这一点毋庸置疑。但他对她的爱,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开创了古代帝王的先例!”

“此话怎讲?”邺王还没有完全理解。

“怎么讲?你见过哪个皇帝爱上一个贵人,为她生,为她死,为她在全城种满寒杏花,甚至为了她放弃三千佳丽,甘愿与一个女子相伴多年,为了她改变武举治国,大力推行科举?”

这推理逻辑清晰,邺王听后也陷入沉思:“如果这些都是真实的,当然未曾见过,但你凭什么断定这一切都与凰棠氏有关呢?”

墨林目光坚决,但仍半闭着眼睛看着他。

“我问你,凰棠氏被册封为贵人,是在哪个季节?”

“寒冬之时。”邺王查阅史料,片刻后回答。

“那么,寒冬杏树何时绽放?”道士又问。

“寒冬!”邺王双目圆瞪。

“敢问殿下,我大胆猜测,这陵阳城中只种植了寒冬杏这一种花卉,是这样吗?”

“确实如此!寒冬杏花是国花,历来如此,只是规定是谁定的,何时定下的,就无从得知了!”

推理至此,邺王已无法不信服,每个细节都严谨恰当,他一时语塞。

墨林接着说:“查阅史料就能知道,在永安王时期,正室杨氏喜爱梅花,皇后简氏喜欢月桂,每位皇后的备注中都会写明她们的喜好,但唯独凰棠氏的备注中没有提及一字。”

青衫道士接过邺王手中的史料翻阅:“我看过其他贵人的备注,都有记录,唯独缺少她的,和她之后的史料一样,都是空白。虽然这些推测还不足以作为证据,史书中也没有明确记载,但有三件事,综合来看,让我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哪三件事?”邺王面色凝重,呼吸也变得沉重。

“第一件事,武举兴国和科举治国,殿下是否看清了两者间的差异?”

邺王回应:“这有何难,武举选拔人才,分批录取,封将封侯,开拓疆土,每三年选拔三百名武士,均封为百夫长,分配到全国各地,听命于高级武侯。文举则是全国统一考试,按科目录取,金榜题名,乡试选乡元,会试选解元,殿试点状元,状元加官进爵,告示天下!”

“很好,你发现了什么线索?”

“线索?”

墨林解释:“在北戎国,武举最终选出三百人,无人独占鳌头,但文试却选状元,受全国敬仰!”

邺王对这种观点并不认同:“战场上当然需要士兵,数量优先是常理,况且较量高低不在比武场上,而应在前线战场上,所以这种选拔方式,自然不能与科举相提并论!”

这个理由并未让邺王信服,道士也不慌不忙,继续阐述:“好吧,暂且不论这一点,我们再来说第二件事,刚才我们探讨的那三十年间,往前有杨氏和简皇后,往后有百里太后和三千佳丽,偏偏在这三十年里,史书中只提到寥寥无几的凰棠氏,殿下对此有何感想?”

邺王闻言微微犹豫:“感觉有些奇怪,但还未完全明白其中深意!”

既然如此,那就继续讲第三点,这陵阳皇城中本应百花争艳,每位妃子都有她们钟爱的花朵。如果帝王宠爱某位妃子,往往会博取她倾城一笑,若要评定国花,通常也会与某位佳人有所牵连。然而,历史记载中没有一位妃子偏爱寒杏,偏偏在寒冬时节入宫的凰棠氏对此只字未提,所以综合来看,不难得出结论!

邺王听完,举杯一饮而尽,额头上渗出了细汗,似乎内心正做着挣扎。

墨林不再询问,直接大声说道:“这三件事看似毫无联系,但放在一起就能看出端倪:凰棠氏应该是喜欢紫宸国公独宠的人,她不喜欢别人分享君王的宠爱,因此她的一切行动都在追求独一无二!”

他举起手指,在空中比划出孔雀开屏的形状:“她废除武举,推行科举,是因为她不喜欢群英荟萃,而更喜欢状元独领风骚!”

“她让紫宸国公改定国花,摒弃百花,只钟爱她这一枝独秀!”

“她让紫宸国公对她痴迷不已,在她得宠时遣散三千佳丽,独宠她那绝代风华。因此很长一段时间,紫宸国公不再临幸其他嫔妃,没有新的子嗣,后宫之事也没有被记录在史书上。古往今来,能有这般作为的奇女子,除了凰棠氏还有谁呢!”

墨林诗兴大发,豪情万丈,边吟诵边在屋内踏步,仿佛醉酒之人,看得邺王双目圆瞪。

然而,邺王更多的是被他的言论所震撼,过了一会儿才开口:“道长所言精辟,但我仍有疑问,按照你的推理,凰棠氏应该有子嗣吧?”

“当然有,只是以凰棠氏晚年凄凉的处境来看,她的子嗣应该已经不在宫中了。”

墨林说完,似乎想到了什么,沉默片刻后轻轻抿嘴,没有进一步解释。

邺王问:“就算道长所言不假,那凰棠氏与后来的百里太后有何关系?又与此案有何关联?”

“当然有关系,但这已经不是成钧十六年的事了,而是发生在鸿灵元年左右。也就是说,百里太后被册封前后,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你现在有什么想法吗?”邺王凝视着道士的眉宇。

“应该与礼法有关!我越来越觉得,紫宸国公其实是个极其矛盾的人,矛盾在他身为一个卑微的庶女不甘平凡,却非要挑战天命引来灾祸;矛盾在他这个古板苛刻的武侯帝王,为了红颜,不顾礼义道德,却又败给了世态炎凉!”

墨林说完,喝了一口温酒,微微叹息,似乎为故事中的人物感到哀伤。

“红尘世间,可怜之人真是太多了。”

邺王:“我们在谈论凰棠氏,哪里来的庶女之说?”

墨林轻笑:“凰棠氏初入皇宫时,不就是个低贱的庶女吗?”

邺王闻言,翻开竹简仔细查阅,但眉头始终紧锁:“道长,你这话不对。史书记载凰棠氏出身司帐,所以你的说法并无依据,空穴来风!”

墨林对王子说:“殿下,我曾多次告诉你,如果历史是真实的,那么世界上就少了一半的繁华。”

对于这个问题,道士的观点坚定不移:“司帐只是一个职位的名称,史书上并未提及凰棠氏的出身。凡是有些名声的后宫女子,都会记载她们的来历,只有宫女和太监的出身没有记载。所以,说凰棠氏是以低贱的宫女身份进宫的,她的出身不值得被记录!”

“不对,如果凰棠氏受到紫宸国公的宠爱,怎么会不追溯她的来历呢?”

邺王仍然不信服。

“这很常见,毕竟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过去,有些人的过去是不能触碰的。”

墨林举起酒杯一饮而尽,然后将杯子倒挂在手指间,对邺王眨眨眼笑道:“因为一旦触碰,就会疼痛。”

邺王让侍童拿来大海碗,咕噜咕噜喝了三大口,擦擦嘴说:“道长的意思是,凰棠氏故意不想提及她的出身?”

墨林看向窗外,口中低吟着诗句,半晌转过身来,眼中竟然含着泪水。邺王明白他的想法,这些天道士的行为一直疯狂,现在的墨林已经完全沉浸在凰棠氏的世界里。

“她是那样骄傲的女子,掌握着整个北戎国的女人,怎么可能会容忍自己的出身只是一颗卑微的沙粒!我知道殿下你需要证据,你想一想,凰棠氏本人不就是最好的证据吗?”

“什么意思?”

“我问殿下,紫宸国公对凰棠氏的痴爱是否热烈无比?那么我问殿下,这样一个深受宠爱的女人,住在正一品的宫殿里,为什么一生都只是个贵人?”

“可能是历史记载中没有写出来,也许并非如此。”邺王依然固执己见。

“殿下别妄想了,凭借紫宸国公那样的宠爱,如果凰棠氏能平步青云,现在坐在养心宫里的人就不会是百里氏了!”

这话无法反驳,确实,以皇帝对凰棠的宠爱,没有理由不让她成为凤宫的首领。

道士接着说:“只有一个因果解释,那就是凰棠氏出身卑微,而大戎是一个极其重视礼法的国家,没有大家闺秀背景的凰棠氏,不可能成为凤宫的重要人物。她能成为从二品已经是皇帝破例恩赐了,再想晋升几乎不可能!”

“谈到礼法规范,确实是无可奈何。”

听到这话,邺王沉默了,毕竟规则是他们自己制定的,虽然他也受到约束,但内心并不愉快。

墨林:“大礼官为何能权倾朝野,除了与西梁的关系,更多的是他以重礼来治理国家。朝廷中的许多老臣思想僵化,更看重大礼官而非皇帝,殿下应该比我更清楚这一点!”

这话明显触动了邺王的心,他的眼神变得阴沉,他与温侯俊本来就有割据关系,自然对他没有什么好感。

墨林继续说:“所以,一个庶女想飞上枝头变凤凰,这肯定是温侯俊无法接受的。据我推测,凰棠无法晋升,肯定跟温侯俊的阻挠有关。”

“居然还跟温侯俊扯上了关系,我有个疑问先放在一边,你继续说。”邺王抬手示意他继续。

“凰棠氏做了许多如今北戎国人不敢做的事,无论是提议科举,还是种植满城的杏树,或是废除后宫,独占凤栖宫,在温侯俊看来都是妖孽的行为,所说的话都是迷惑人心的邪言。因此,她的结局必然是被当作妖魔铲除!”

邺王轻轻叹息:“所以,凤栖宫成了冷宫,佳人最终疯癫,备受冷落?”

墨林:“成也礼仪,败也礼仪,一个‘礼’字,害人不浅!”

事情已明朗,邺王默默地回味,仍觉得难以置信。他一杯接一杯地喝酒,边喝边思索着遥远的往事。

“小时候,我和弟弟常去找凤栖宫的大娘玩。起初还好,后来大娘开始变得疯疯癫癫,我们就去得少了。我还记得大娘最喜欢我弟弟,对我却毫不在意。谁能想到其中隐藏了这么多不为人知的秘密!”

墨林摆手:“殿下现在这样说可能还太早了。凰棠氏为何被贬入冷宫,百里氏如何后来居上成为皇后,又为何神秘地无法生育,改元的原因是什么,这些事情殿下真的都清楚吗?”

邺王苦笑摇头:“一无所知。这么说来,这个涉及前朝三十年的大案,我们只揭开了冰山一角!”

“我们应该庆幸,至少看到了凰棠氏的遗迹,能触摸到历史,也是一种成就。”

两人举杯共饮,邺王越喝越感慨:“有时间我想再去一次,好好看看她跳下的那口井。”墨林闻言笑了:“殿下别忘了,我师父也是嫌疑人之一呢!”

两人谈笑风生,渐渐忘记了烦恼。

突然,墨林正色问道:“殿下,你刚才的话让我有了新的想法。恕我冒昧,殿下你是嫡出吗?”

“并不完全是。毕竟,百里皇后一直未能生育。我的生母是庆妃娘娘,我是长子,后来被过继给百里太后,算半个嫡出。凉弟是瑾妃娘娘所生,比我小几岁。道长问这个有何用意?”

墨林微笑:“有一句话不知是否合适说,殿下是嫡出,但taizi凉不是,那么为什么taizi要把皇位传给他,而不是传给身为长子的殿下呢?”

这个问题大胆得惊人,邺王也没想到他会问这个问题,脸色顿时变得铁青,像一只豹子一样阴沉。然而,墨林似乎毫不畏惧,半睁着眼睛,带着醉意慵懒地打着哈欠,等待着邺王的回答。

过了许久,邺王才缓缓地说:“我父皇喜欢皇弟,所以立他为taizi。再者,治理国家需要文臣,我是武将,父皇不喜欢,有问题吗?”

“当然存在,因为殿下的推理,完全错误!”道士笑容灿烂,邺王却被这番话激怒:“你在讲什么?”

墨林毫无畏惧:“我说的是,堂堂北戎国的大王子,居然不明白为何不受父皇宠爱,真是活得憋屈荒谬!”

邺王露出虎牙:“那么,请道长告诉我,我这样活着是为了什么?”

墨林突然严肃起来:“刚才我都告诉你了,你无法成为太子,不是因为你是武将,也不是因为你父皇不喜欢你,全是因为冷宫里的那位老妇人更偏爱你弟弟!”

邺王闻言骤然站起:“一派胡言,她已经被打入冷宫,她的喜好怎么可能让父皇知道!”

墨林闻言也猛然叹息:“说你愚蠢还真是愚蠢,你以为宫门口的马蹄石只是十年踩出来的吗?你只知道你和你弟弟常去看她,却不知道你们的父皇也是这样的人啊!”

(sdingdiannn/ddk58196305/36705780.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