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科幻 > 道途孤城:少年将军与北戎之谜 > 第76章 不周山道陷入危机

贺华黎眼神阴沉:“道长,你可以自吹自擂,但道理还是要讲清楚。”

墨林:“这里太狼狈了,我们出去说。如果你们不满意,可以把我关起来。如果你们愿意通融,就直接带我去养心宫怎么样?”

“道长,你现在疑云密布,还能泰然处之,真是精神可嘉!”老太监的笑容越来越深。

墨林笑了笑,挥手示意二人往外走:“不慌是一种底气,不乱是一种境界。”

道士不顾伤势,大袖飘扬,长啸一声冲出门外,不顾贺华黎和邺王的反应,也不顾门外禁军侍卫的剑光,就这样潇洒地离去,将皇家的权力和富贵抛诸脑后。

邺王生性好战,不拘小节,但贺华黎微微皱眉,满脸不悦。墨林走到宫道上,望着炽热的太阳,一时有种失落的感觉:“很久没写诗了。”

贺华黎:“道长如果有空,想写多少首就写多少首。”

墨林大步流星地走着,回头看着他:“公公想让我成为阶下囚的意图已经很明显了,大白天的!”

“道长,我一向公正处理,如果你无罪,自然不会为难你。”

墨林听了大笑,举起手中的锁链向天空摇晃,讽刺的意味不言而喻。

邺王从后面跟上来:“道长,你这么年轻,你的见识和经历是从哪里来的呢?”

“何处有江湖,何处有见识,我从小在北域灵山长大,初次下山便来到北戎国。如果说北戎国的经历就算是江湖见识,那么这个江湖未免太狭隘了些!”

青衫道士的话语中似乎带着些荒诞,邺王听后语气变得严肃:“道长,既然你未曾下山,那你对北戎国的风土人情、奇闻异事以及洞察世事的本领又是从何学来的呢?难道灵山上有个大海潮生阁,或者有类似白玉楼那样收藏天下典籍的地方?”

“山上只有一座破败的道观,一条老道的生命,两个弟子,一个童子,一只白猫,一匹老马,除此之外,只有三千卷道藏,其他都是空无,不值得一提。”

墨林说完,仿佛想起了什么,又补充道:“不对,现在应该还多了一个非佛非道的人物。”

说完,他笑了笑,昂首挺胸。

贺华黎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按照你的说法,你从未学习过山海的知识,也没有在人间磨砺多年,为何能理解那些深奥难懂的道理?”

邺王附和道:“贺公公说得没错,尽管你学问通天,但如果你不是江湖中人,恐怕没有人会真正相信。你究竟有什么难以启齿的秘密,还是遭遇了意外忘记了自己下过山?”

听到这里,道士停下了脚步。

他似乎想到了什么,神色恍惚,情绪复杂,却并未回答。

贺华黎见质疑起了作用,便更加咄咄逼人。

“你说你没下过山,那你是怎么了解北戎国的各种道理,怎么引经据典评论宫廷之事?你的言辞举止都不是闭门造车之人所能拥有的。你说你从未涉足江湖,实际上你比任何人都更了解江湖。你说世人的心思千变万化,试问一个自视甚高的人,如果没有见过世间种种玲珑心,又怎能评头论足!”

墨林转过身,脸色略显苍白,这是他罕见的表情:“在我的记忆里,我一直生活在山上,自从师父带我上山后就没有下过山,我没有欺骗你们。”

贺华黎轻笑,这是他第一次看到墨林流露出恐惧,以往都是他占据上风,此刻颇有扬眉吐气的感觉:“周道长,你的伶牙俐齿去哪儿了?”

“我说的是实话,自然无需反驳。真理就应该像剥去衣服一样**,展现它本来的样子。”

青衫道士一脸困惑,他觉得自己的脑海中似乎缺失了些什么,这种感觉让他无助,如同被抛弃的孩子般充满了孤独。

邺王说道:“道长,本王并非落井下石,但你说井下是必死之局,那你又是如何生还的呢?虽然你身受重伤,但据你说井下已是天罗地网,连三道阵法都无法杀你,难道只是因为你的运气好、命大吗!”

贺华黎在一旁煽风点火:“不管你的师父是否牵扯到北戎国的案件,你都无法摆脱嫌疑,更何况紫宸国公去世时你的猫在现场。这么多事情发生,你觉得我们还会让你继续查案吗?”

两人咄咄逼人,原本是凤栖宫中失宠贵人的投井事件,如今却演变成为针对墨林的审判。墨林看着手上的枷锁,面对众多禁军和朝廷官员,心中罕见地感到一丝慌乱。

自下山以来,这位道士失去了所有的依靠,竹匣不知所踪,白猫被捕,老马留在山下的城市,就连那位绣花将军也杳无音讯。

他抖了抖身上破旧的青色道袍,准备以更正式的态度面对这个困境。生活已经如此艰难,他不愿再让它变得更糟。他在山上时就喜欢诵经,对道经中的仪式也了如指掌。

在这个充满困苦的世界里,像现在这样尴尬的处境时常出现,他必须更加庄重,更有仪式感,才能在这种窘迫中找到一丝笑意。

“你们是在怀疑我隐瞒实情吗?”

贺华黎冷笑道:“我只是怀疑,你这个来自北域灵山的修行者,整个宗派都对大戎有所图谋!”

这个指控极为严重,邺王的神色也微微一变,但他没有反驳。在这个圈子里,他清楚自己的立场。即使他对墨林有多么欣赏,也不能在立场上有丝毫动摇。毕竟,人才虽少,但皇位只有一个。面前的肉再香,不吃到嘴里,也只是个流口水的哈巴狗。

墨林挺直了腰板,眼神中难得多了几分坚定。对于他这种慵懒的人来说,这样的目光通常是他的笑柄。但现在,他开始改变看法,因为他意识到认真做事,有时生活并不会那么沉重。

“两位的意思是,怀疑我周灵山道有不良企图?”

邺王没有否认,贺华黎的脸色也十分紧张。

沉默良久,墨林淡然一笑:“我明白你们的意思,我和师父的确有些古怪,但灵山道不止我这一脉。别忘了,温侯俊身边还有个红人,我的那位亲爱的师弟,是个清白的政治家!”

此言一出,邺王和贺华黎果然愣住了。虽然他们不清楚墨林和墨旋的关系,但从表面看,如果墨林和葛行间有问题,墨旋也难逃其咎。

墨林大声说道:“我的师弟是什么人?他是西梁穆府二公子的亲信,穆家黑铁军的大都督,连大礼官温侯俊也要忌惮三分的纵横家!除了比我多一点傻气,基本上是个完美的男人!”

声音回荡四周,无人敢轻易评论。毕竟,温侯俊和西梁,随便提起一个都过于敏感。

此时,一名侍卫自远处的宫道疾驰而来,临近后抛下马缰,翻身下马跪拜,高声禀告:“禀贺公公,李顾骅安于白玉楼上血溅四溅,道士墨旋竟在楼上作反诗!”

话音刚落,众人神色瞬间变得丰富多彩,如同绽放的花朵。

西梁历一六二年,北戎历鸿灵十三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审理进入第八日。

清晨,天空飘起了大雪,白玉楼一片洁白。

贺华黎带领众人来到楼下,禁军早已封锁四周,严阵以待,秩序井然。

邺王见状欣喜:“果然是我父皇的军队,军容整肃,彰显我大戎威严!”墨林闻言冷笑:“果然是朝廷的士兵,事后才站岗,哀悼之事比人快一步!”

邺王心中不悦,但并未发作,贺华黎看着二人,乐见他们之间的微妙关系。

遥望雪中的楼阁,琉璃瓦顶已被白雪覆盖,屋檐翘起,如凌空飞翔,两条缰绳系在屋檐的棱角上,绳子下悬挂着两颗黑紫肿胀的头颅,正是骅安和李顾!

二人似乎轻如鸿毛,衣衫被风吹得鼓胀,伴随着铃铛的摇曳,看似逍遥自在,实则已是孤魂野鬼。

二人分立两侧,如旗帜般摇摆,栏杆内坐着一位身着黑袍的道士,手抚焦尾龙弦低声吟唱,琴声凄凉,场景悲壮。

邺王问:“他在干什么?难道是在超度亡魂?但这曲是什么牌子?”

“此曲名为黄鹤涯山。”墨林闭目品味,脸上流露出享受之色。

“我不懂曲牌,他弹这首有何讲究?”邺王一脸困惑。

“原本没有,但我师弟弹过,那就有了讲究,因为我师弟是个讲究的人。”

“那你与你师弟相比如何?”

这个问题一直让邺王好奇,而墨林的回答毫不犹豫:“犹如皓月与萤火,又如黄帝与蚩尤。”

如此豪言让邺王微微愕然:“道长倒是毫不谦逊。”墨林答道:“因为我和我师弟不同,我是个从不讲究的人。”

“还不是一样,他是杀人犯,你是嫌疑人。”邺王难得地开了个玩笑。

墨林微笑,反击道:“殿下只看死者便断定他是杀人犯,贺公公仅见白猫就说我行凶,你们二人一丘之貉,宫中人果然都喜欢以偏概全。”

这就是墨林的性格,昨日还能与黄花叶落二人欢饮畅谈,但只要观点不合,便会直言不讳,不留情面。或许修道之人久居深山不懂人情世故,但这位青年道士就喜欢这样洒脱自在。

邺王闻言冷哼一声,转身冲上楼去,贺华黎面色微沉,却没有与墨林多言,墨林慢条斯理地跟随,步态悠闲,毫无急迫之意。

身后禁军显得不耐烦,持枪催促墨林,墨林对他们微笑,依旧慢慢行走。禁军提醒:“道长请快些,贺公公不喜欢他人耽误事。”

“你看见楼上的死者了吗?”墨林指向他们,禁军听后微微一愣,轻轻地点了点头。墨林接着说:“既然知道前方无望,为什么不享受途中的快乐呢?”

禁军回答:“我只是个宫廷护卫,不懂得道长的深奥道理,还请道长尽快上山吧!”墨林环顾四周,轻轻地叹了口气:“连一朵花都没有,难道白玉楼连一株寒杏也容纳不下吗?”

禁军解释:“白玉楼是皇家的收藏之地,平时人迹罕至,也没有人管理花木,这样的情景至少有二十年了,因为我在这里服役也有二十年了。”

“没有花,每一个瞬间都不完整。”说完,他似乎想起了什么,左顾右盼,嘴角的笑容更加明显。

没有人知道他又想起了什么,他缓缓上楼,眺望着直插云霄的白玉楼宇,心中又掠过类似的画面。到达楼顶时,他并未出汗,下方的云雾稀薄,他已经站在了九天之上:“贺公公,你说这座楼宇是苍山鬼手建造的,他现在在哪里?”

贺华黎正倚在栏杆旁与墨旋对峙,听到墨林的问题,瞥了他一眼,却没有详细回答。墨林见他不理不睬,也并不觉得无趣,四处张望,既不看墨旋,也不看尸体,反而对楼内的书山简海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邺王在栏杆旁看了李顾二人一眼,与贺华黎交换了一个震惊的眼神,然后回头看了一眼墨旋,发现他对二人的到来毫不在意,仍在不停地弹琴,手指越弹越快,音符如冷冽的泉水从楼上倾泻而下,搅动了弥漫的雪雾。

四方的乌鸦飞来,落在屋檐上嘶鸣,黑色的眼睛里充满了诡异和贪婪。

贺华黎说:“周道长,你确定不过来看看这两个人吗?”墨林闻言笑了笑,有些尴尬:“抱歉,这白玉楼太过吸引我,让我沉迷其中,竟然忘记了案情。”

青衫道士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来到栏杆旁,看着屋檐下的两具尸体又发起呆来:“多么精致的雕刻技艺!”

“道长,叫你过来是让你看尸体的!”老太监斥责道,但墨林对此置之不理,直接问道:“苍山鬼手现在在哪里?”

“你找他有什么事?”

“他是世间罕见的超凡大师,他的作品我看多了,自然就想知道他是什么样的人。”

见他坚持追问,贺华黎只好应付几句:“他早就隐居多年了,道长若是相信缘分,自然会相遇。现在还是看看这两人和你的同门师弟吧,不论不周山道如何,今天你必须给我们一个交代。”

贺华黎说完,指了指李顾二人,身体随着大风飘动,仿佛乘鹤远游。

墨林仔细观察,发现二人的脚筋已被割断,鲜血洒在楼下的瓦檐上已经干涸,檐上积雪厚重,血水渗透在雪中,像极了鲜艳的红梅,只是看得越多,越感到悲凉:“人先是被勒死,然后割断脚筋放血。”

贺华黎问:“你确定吗?”

墨林指出:“颈部仍有瘀血,如果先割断血脉,坠子会沿途洒落,但此楼阁内干净无血。我师弟有严重的洁癖,若洒了血,他是绝对不会擦拭的。但如果凶手不是我师弟,那就有可能了。”

“这样的解释实在太过拙劣,周道长,你的机智何在呢?”

确实,这样的论点很难让人信服。墨林并未过多辩驳:“我又没打算真的救他,为何要费尽心思?”

贺华黎闻言抿嘴,墨旋则停止了弹琴,最后一根宫弦在空气中轻轻颤动,墨旋微皱眉头,似乎琴声扰乱了他的心绪,轻轻一捻,余音消散无形。

“好师兄,你对师弟真是无微不至啊!”

“好师弟,你对师兄也关怀备至!”

两人再次针锋相对,贺华黎上前制止了他们的争执:“同门同源,如今半斤八两,两位还是别再口舌之争了。那首反诗现在何处,让我先看看再说。”

墨旋的表情异常坚定,毫无慌张之色,他指向某处,那里挂着一幅古画,画上是青牛与荷花,空白处微微泛黄,新增了几行新鲜的古篆字。

贺华黎和邺王看了一眼,彼此心中都有些揣测,毕竟这两个道士十分奇特,一个神秘兮兮不知天高地厚,一个主动自首谈笑风生。然而其中的因果关系,他暂时还想不清楚,于是先去读了一遍那首诗。

与此同时,墨林看向墨旋。

“你又要做什么?”

“师兄想知道,师弟无需多言。”

“你自首了,外面的雪也停了。”

“你被抓了,红杏也不会出墙了。”

两人相视一笑,各有未尽的话语。墨林看了看李顾,又看了看骅安,他们瓦檐上的血已将白雪浸湿,粘稠地挂在瓦片上,像膏药一般。大风吹过楼阁,却无法动摇分毫。

总之,这个早晨,风平浪静,雪眠楼安静如初。

(sdingdiannn/ddk58196305/36705783.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