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科幻 > 道途孤城:少年将军与北戎之谜 > 第77章 道士的反诗与反常行为

贺华黎凝视着墙上那幅青牛古画,上面的反诗字迹古朴整洁,如同墨旋本人一样孤傲超群。

诗的内容如下:

世人皆赞少年好,鲜衣怒马登高台。

临朝轻笑咬媚骨,食不知味酒香浓。

历史浮沉往事淡,纸上荒唐满心酸。

异乡歌声染旧梦,归途遥远霜满鬓。

金銮殿内声声缓,长乐宫中日日欢。

龙涎池中点朱唇,映面新妆换旧颜。

宾朋满座宴席开,星移斗转花落残。

负心薄幸紫宸帝,用心良苦忘旧恩。

贺华黎看完,脸色阴沉如水,转身看向墨旋,指尖颤抖地指着古画问道:“墨旋道长,你可明白你写下的是什么?你是否考虑过,写下这些会带来多大的牵连?”

墨旋冷笑道:“心中自然明了,公公明知故问!”

贺华黎的目光犹豫不定,毕竟墨旋与统治十九国的西梁有着密切的关系。他确实写了反诗,但现在龙凤已逝,朝廷的秩序和道德已经崩溃。如果说他背叛了先王,那也是事实;如果说这件事就此放过,似乎也没有太大的问题。因此,贺华黎必须仔细权衡,言语行动都要谨慎。

他思考了很久,仍然感到进退两难,老眼转动了几圈,然后微笑着说:“墨旋道长,你自己来说吧,我想听听你的想法。”

这样,他又把自己撇得一干二净,就像他的裤裆一样没有任何漏洞。墨旋也明白贺华黎的打算,立刻抬头说:“我已经犯下了大错,应当被关进地牢,择日斩首以示公众!”

他说得斩钉截铁,脸上却洋溢着异常的笑容。贺华黎听不懂他的深意,一时之间,这位黑袍道士显得神秘莫测。然而,当墨旋看向墨林时,笑容又变得如清风般淡然,所有的神秘都消失无踪。墨林说:“师弟,你在地牢里可能住不惯。”

墨旋回答:“师兄不用担心,我已决定赴死,就算你是大罗金仙,也无法阻止我!”墨林说:“那就随便你吧,我早就懒得管你了。”

墨旋微笑,起身将焦尾龙弦递给墨林:“这把琴,师兄还要吗?”墨林看了一眼,轻轻摇头:“已经沾满灰尘,不再值得留恋。”

“师兄,这可是焦尾龙弦琴!”墨旋略带愠色。

“那又怎样,我觉得它还没有我的桃花剑好看。”墨旋听到这话,不再多言,把琴装入盒子,对着贺华黎举起双手:“公公,请公正执法,将我囚禁于地牢!”

贺华黎和邺王都被他搞糊涂了,墨旋越是这样说,他们越是猜不透他的意图。贺华黎问:“我问你,骅安的李顾二人为什么会死,为什么他们会死在白玉楼上,而你又正好在这座楼里?”

墨旋微微耸肩:“如果我说不是我杀的,但现场只有我一个人,如果我说我不知道他们是谁害的,你们也不会相信。根据李顾的说法,无论养心宫里的人是怎么死的,当时都有人在现场使用了暗器,最后来到了白玉楼,所以我无论如何也要来这里看看。”

邺王问:“找到凶手了吗?”

墨旋:“如果找到了,我也不会活着。来的时候,人已经走了,只有两具像干尸一样的人。”

邺王:“道长,你虽然不会武功,但天生机智,不会无缘无故做一些没有把握的事。如果你不确定这里是否有凶手,本王不相信你会冒然独自登上这座楼!”

墨旋闻言大笑,指着墙上的反诗说:“我早已表明,这次就是为了入狱赴死而来!”贺华黎皱紧眉头:“老夫实在不明白,你为什么要这样捉弄人?”

邺王同样困惑:“道长难道说是为了替罪犯顶罪?但从情理上讲,这也不通,那罪犯事情做完就全身而退,不沾染任何麻烦,根本无需顾虑后续,更不用说找人替他承担罪责了。”

“殿下不必为我担忧,反倒是殿下身为被软禁之人,为何会出现在这里呢?”

墨旋这句话是对贺华黎说的,贺华黎老脸一红,却没有过多解释。邺王血气方刚,不容许别人戏弄,被墨旋这么一说,立刻显得气势逼人。

“我会自己回府,不会多管闲事。不过说起来,宫里的案件也是我家的事,你在这里和我争论,却不知道本王根本就不想和你分亲疏!”

贺华黎也在旁边插话:“墨旋道长,您还是好好考虑一下,毕竟温大人现在还算平安,如果你有什么闪失,最后笑的人可就不一定了!”

此言一出,现场的气氛更加微妙。

墨林对此毫不在意,拉过一把椅子坐在古画前,盯着青牛荷花出神。

“两位不必挂念,虽然我为温大人做事,但并非其手下走卒,没有必要时刻为他卑躬屈膝。再说,即使我现在入狱,也没有承认杀人,毕竟贺公公心里清楚,北戎国最重视礼法,温大人又是主管国家礼法的大礼官,没有确凿证据,我仍是清白的,就算进了地牢,也不会影响温大人的名誉。”

一提到礼法,对比当前礼法混乱的现状,这无疑是一种讽刺。

贺华黎原本就是违背礼法擅权,于是立刻转移话题:“这么说来,阁下是决心要进一次地牢了。那么,就按道长的意思,先关进地牢等待处理。”

说完,他又转向墨林:“道长,刚才我和邺王对你的怀疑有理有据,并非空穴来风,所以这个案子你不能再查了。我家暂时收留你在邺王府,毕竟你之前也有类似的记录,交给邺王处理最合适!”

贺华黎提及的是墨林当年与王妃的丑闻,导致全城议论纷纷,墨林闻言头疼不已,邺王听到此事脸色也变得尴尬。墨旋则在一旁幸灾乐祸地看着,显然贺华黎是在故意挑衅。不过经过这件事,原先派上山的三个人都无法再继续调查此案了。

贺华黎宣布:“接下来的案件,由老夫暂时负责,各位给我一些时间,如果我没有解决办法,再请各位出山不迟!”

话音刚落,楼下传来禁军的号令声,这是贺华黎在用军事权威警告众人。两位道士并不在意,但邺王身为重臣,如今被软禁,心中极其不满,但他并未提及其中的因果,反而墨林对他产生了不小的好奇。

“殿下,回去的路还长,我有些话要跟你说!”

白玉楼上并未发生过多事件,骅安与李顾已下葬,楼前增派了更多士兵,陵阳宫廷内又多了一片禁地。墨林与邺王静坐在白马之上,返回家中,正如贺华黎所说,他们此刻并不自由。墨林评论道:“人已逝,凶手已逃,仍派军队戒备,显得有些多余。”邺王回答:“贺华黎是宫中的总管,只关心场面,不顾先后顺序。”墨林轻笑:“行政官员都是这般样子吗?”邺王点头:“无实质性责任的琐事,总想在琐碎中找些不同寻常。”“手持三千恒河水,偏要划定边界建高阁。”道士张口就是诗句。邺王赞赏地点点头,墨林提起文般若,邺王称其为一介武夫,早已弃之如草芥。墨林早有预料,这也符合枭雄的作风。邺王接着说:“你是否知道贺华黎全国通缉你,但现在却不追究你的罪行?因为他将你交给我,生死大权皆由我掌控,鹬蚌相争,他反而乐得清闲,不偏袒任何人,享受平静的生活,这是熟练的政治家应有的做法。”“这么说来,他发出那道旨意也只是做做样子了。”墨林在马上微微一笑,邺王点头,收紧马缰绳:“正因为如此,我和道长之间更应和睦相处!”“原本以为殿下是个顽固之人,没想到还没到无可救药的地步!”墨林并没有表明自己的立场,这种空泛的评价最为谨慎,进退有度,听听邺王接下来的话更为明智。“朝廷已经混乱,礼仪在乱世中无法生存,哪有那么多讲究!掌握军队者得天下,如今我军权旁落,否则怎会容忍一个宦官如此嚣张!”墨林看了他一眼,没有接话,毕竟他目前代表太子,询问邺王的军权并不合适。邺王见他沉默,明白道士在回避,立刻转换话题:“刚才下楼时,道长想对本王说什么?”“我们必须找到那个女人。”墨林神情严肃,慵懒的神态比平时减弱了许多。“凤栖宫里逃跑的那个女子?”青衫道士摇头:“她只是棋子,我说的是你的大娘,凤栖宫的原主人!尽管她死在井中,但要破解此案,必须弄清楚这个女人!”邺王:“为何这样说,只是因为她在我父亲遇害后连续出现?”墨林摇摇头:“并非如此,但在说之前,我要先问殿下一件事。”他直视邺王,紧盯着他锐利的眼睛:“凤栖宫是你带我去的,去了就出了问题,出事后贺华黎就到了这里,你们两人同一天来到这座冷宫,那个冒名顶替者也在同一天上演了一出好戏,你觉得我会怎么想?”邺王明白了,但他的思维不及墨林,想了半天似乎不知道如何回应,再次开口时语气已显迟疑:“本王从不做落井下石之事,本王在厚土中国纵横已有八年,战场上冲锋在前,和平时期论功行赏,一切光明磊落,日月可鉴。”

他停顿了一下,似乎在思考接下来该如何表达。

“那位婆婆确实是宫中罕见的老臣,自本王小时候起就行为古怪,带公主去找她也只是心血来潮,至于会不会有人故意捣乱,本王也不清楚。道士你信就信,不信我也不多解释,毕竟军人最烦的就是啰嗦!”

墨林闻言大笑:“我从不怀疑人的意图,邺王这么说,我就这么信。如果过于犹豫,只会自添烦恼。回到案件本身,单看紫宸国公的案子我还不敢肯定,但如果加上百里太后的案子,这个女人和那两人就脱不了干系了!”

邺王大吃一惊:“请详细说说!”

墨林:“凶手作案的手法可能不同,目的可能各异,时间可能错开。所以宫中连续发生两起大案,如果说毫无关联恐怕没人会信,但要说有联系,又没人能确切说明。我还没仔细调查紫宸国公案发现场,所以之前不能确定两案是否有关。”

邺王问:“那么现在呢?”

墨林:“现在有些线索了。通常来说,皇后和皇上相继去世,这种情况前所未见。如果说毫无关联,难以令人信服。如果有关系,那必定是后宫出现了问题。百里太后即使母仪天下,也不至于影响朝政。但如果紫宸国公是个深爱后宫的人,这条线索就能解释得通了!”

邺王:“怎么解释?”

墨林伸出三根手指:“紫宸国公、百里太后、贺华黎,这三人在这案中至关重要。前两者相继遇害,后者为他们申诉,先不论他的动机真假,一个太监能掌握禁军兵权,压制你的虎贲军,甚至在西梁威胁下软禁温侯俊而不引发反抗,这绝对是有预谋的。”

“贺华黎却没有借此上位,反而堂而皇之地主持平冤工作。无论他的表演是否真实,至少表面上他对朝廷的忠诚已经做得足够明显。”

“至于他真正的意图,现在还没有明确展现出来。历史只会记载他的好,目前只见他故意引导我们三方调查此案,结果如殿下所见,所有调查者都被他牵制,对他有利。”

邺王:“你是说贺华黎在做戏,但他父亲已故,向谁展现忠诚呢?他软禁我们三方,没有讨好任何一方,也没有攀附的意思。这天下还有谁能让他攀附呢?如果他想篡位,却按照礼法一丝不苟地查案,似乎也不符合逻辑。听了道长的话,这个老太监到底想干什么,本王真是摸不透了!”

“既然心中疑惑,那就暂时放下,不必过多纠结!”墨林倒是豁达,但邺王仍心有不甘:“就算不提他,你说墨旋道长自投罗网,这怎么算贺华黎造成的呢?”

“殿下可曾亲眼目睹墨旋的罪证?”墨林询问道。

邺王回答:“未曾见过。”

墨林接着说:“这就对了。我这位师弟,名声一向大于胸怀,从小如此。即使他被人陷害,也不会当众承认,以免损害自己的颜面。他说他是故意为之,谁能确定他没有难言之隐呢?”

“他去白玉楼必然是为了调查案件,遇到李顾二人的尸体后,又来不及离开,于是写下反诗以显高深,既保全了自己的面子,又避开了贺华黎的监视。依我看,他不久后就会从地牢出来,殿下见到他也不必惊讶。我们不周山的人做事,总是这般不尽人意。”

听到这,邺王犹豫了一下:“你的推理我也考虑过,你和你师弟我都看不透。”墨林直视邺王的眼睛:“别说红尘俗世,就这深宫之内,谁能真正了解谁呢?”

两人似乎都有所领悟,并肩骑马前行了一段时间。

气氛变得沉重,宫墙外乌鸦的叫声回荡,天空中的烈日被雪遮掩了一些光芒,苍穹与皇城仿佛即将交汇,让人感到忧虑。

又走了片刻,邺王府已在视线中,两人下马步行,将白马交给侍卫。

邺王终于再次开口:“就算如道长所说,贺华黎有问题,但以父皇母后的生命作为赌注,未免过于夸张。毕竟人命关天,再重要的事情或真相也不应以这种方式为代价。所以,道长的观点在某些方面难以理解。”

墨林笑了笑:“我当然明白这难以理解。如果不是紫宸国公故意设下的政治后手,那么之前提到的后宫纷争就非常有可能。最近我注意到一些细节,这些线索指向的只有一个可能,那就是凤栖宫的女人!”

“我们连她是谁都不知道,为何道长会这样说?”邺王仍然疑惑。

墨林回答:“所以我多次说过,从殿下的身上,我已经看到了她的故事!”

邺王:“道长是我弟弟的人,确实愿意向本王揭示其中的因果?”墨林笑着摆手:“我进宫是为了绣花将军,不是为了什么太子凉。而且我必须告诉殿下,只有这样,你才会愿意冒险帮助我继续前行!”

闻言,邺王微微抬起头,他的身躯比墨林高出一头,仿佛遮天蔽日,将墨林笼罩在自己的影子里。墨林抬头看着他,说道:“那就看看,道长还有何惊人之语吧。”

(sdingdiannn/ddk58196305/36705782.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