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科幻 > 道途孤城:少年将军与北戎之谜 > 第24章 紫袍与黑衣共舞于碧空之下

暂且不论峨眉山上的奇闻异事,回到金镛城外,依然是血色的灾难画卷。

如琅琊山脊般威严的黑色西梁大军,静静地流淌,全身覆盖着漆黑的铠甲。自南至北,自天至地,它们遮蔽了阳光,寂静无声。

暗红的旗帜在狂风中翻飞,攻城器械准备就绪。熟练的将领审视着三军,阵型如同如意般灵活变换。

佘穆庄策马穿梭于连营,勾镰破风,箭塔上的勇士倾尽全力。墨旋独自坐在风云台上,手持羽扇,头戴纶巾,轻抚古琴,黑色道袍随风猎猎作响,指尖流淌出的音符大气磅礴。

一曲终了,道士挺直身躯,顿时风起林动。羽扇轻轻一挥,大军仿佛在阴阳之间生息,变幻莫测。

墨旋凝视远方,黑眸中映照出一条黑色的麒麟。佘穆庄来到将台下,恭敬地拱手问道:“道长,方才那是哪一曲?”

“庄王入阵。”墨旋含笑轻扇。

这一番恭维让佘穆庄心满意足:“惶恐之至,让老夫受宠若惊!”墨旋回礼:“将军实至名归,无需太过谦逊。”

“道长可否点评我今日布下的阵势,是否有破解之道?”佘穆庄得意地指向军阵,墨旋审视良久,摇头道:“将军的阵法日新月异,此阵融合众多,我一时未能辨清其源。”

佘穆庄喜形于色:“这是我独创,结合阴阳秘术,奥妙无穷。实话告诉我,此阵你那位师兄能解否?”

闻言,墨旋眼角微缩:“他现在无法开口,将军不必忧虑。况且这个问题我也无法回答,只因我的师兄并非我能揣测之人!”

佘穆庄冷哼一声,转身驰马离去。

“老夫半生征战,未遇敌手。无论你如何故弄玄虚,战场上自见分晓!”

墨旋没有理会佘穆庄,而是目光投向金墉城的方向。身后,一位随从将领悄然为他披上金色貂裘大氅。

“穆公子那边有何动静?”他低声询问。

随从:“一切平静,道长请勿挂念。”

墨旋:“冷阙,近日常感心神不宁,攻城之日逼近,恐怕会有变故发生。”

冷冽:“道友想必是受了凉,不必忧虑。探子传来消息,墨林已在长途跋涉中昏迷,错不了的。道友无需挂怀,就算墨林清醒,末将也能飞跃险阻,斩其首级呈于营前!”

“以往倒也罢了,如今他身边多了一位武功高强的将军,不可小觑。”墨旋眼神微寒,而冷冽似乎并不把宁远放在眼里:“再勇猛的勇士,也不过是个普通人。何况还有佘老夫人坐镇,绝无大碍,道友请安心。”

他话毕,递给了墨旋一个熏香炉。

墨旋轻轻耸肩,缓步离开将台,忽见自己身披的大氅,吩咐道:“天气渐凉,佘老夫人不顾自己身体。你去我的营帐取那件大红羊毛斗篷给她,切记,不能让她受凉。”

冷冽领命而去,西梁军营内杀气腾腾,相比之下,不远处的金墉城更显得荒凉。

同一时刻,西梁历一六二年,北戎历鸿灵十三年八月三十,北戎国都陵阳。

秋意浓浓,陵阳城连续七日的雨幕刚停。第八日,枫叶铺满了街头巷尾,一片片如红霞般绚烂。

皇宫东侧的瑞祥门有一方马石,背后是一扇斑驳的金色拱门,岁月的痕迹在黄色中透出一丝红色。开启时,它发出吱吱呀呀的声音,仿佛是宫廷礼院里的老旧水井轮轴。

门启,走出一位老太监,手持拂尘,脸色油亮,双目细长,满头白发连着两鬓。

老太监向门内探手,一只白嫩的手掌搭在其上,手臂微沉,一位身着紫色衣裙的少女跃然而出。

少女正值豆蔻年华,丰腴而不显瘦弱,素颜依旧光彩照人。赤足行走,脚踝系着两串彩色铃铛。长发随风飘扬,胸前抱着一个巨大的竹筒。行走间,竹筒里的叮咚声此起彼伏,不知藏着何物。

老太监:“郡主,请慢行,老奴实在追赶不上。”少女轻轻合上门,明眸流转,环视高墙深院,不禁松了口气。

少女:“张公公,我凰姐姐在何处?”张公公指向南方:“凰姑娘无法进入京城,老奴已备好马车供郡主乘坐。”

“真是有趣!皇宫里居然不让骑马!”少女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张公公看着她,满眼疼爱。少女抱着竹筒,轻快地走着,铃铛声一路伴随。转过宫墙一角,一辆华丽的马车停在前方,车上装饰着凤宫的标志,白马如玉,华盖如云。

“好眼熟啊,这是哪位娘娘的东西?”少女问。

张公公满脸喜悦:“是庆妃娘娘的,老奴平时照料得多,与砚祈宫的仆役关系亲密。庆妃娘娘平易近人,仆人们都很和气,花点银两就能通行无阻。”

话音未落,少女已钻进华盖之下。车帘内,一位瘦削的车夫戴着斗笠,身着云镶阁的绸衣。张公公与他低语几句,随后轻拍马臀,白马扬起尘土,马车消失在视线中,只留下老太监站在原地。

张公公回头望着高耸的宫墙,脸上又显露出忧虑。他走向那扇金色拱门,身影萧瑟,仿佛步入了空门。

另一端,马车悄然驶入城内。陵阳古城历久弥新,即使秋雨绵绵,依然熙熙攘攘。

这里地处皇城边缘,道路宽阔,可供骏马悠然信步,马车如龙穿梭于繁华的街市。

少女撩起窗帘,仿佛初窥人间烟火,眼中尽是对未知的好奇与期待。

不久,马车停在一处宁静之地,车夫一声口哨,白马长嘶驻足。

"郡主,凰棠别苑已到。"

少女闻言,喜悦如雀跃,轻盈跳出车厢。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青砖绿竹的园子,四周静谧,两名侍女身着淡黄,手持灯笼,含笑立于门前。

门面并不张扬,半月形的石拱门后隐藏着另一番天地,巧妙地隐藏了其内在的瑰丽。门前,一位身着红裙的女子,年纪稍长于紫衣少女,略施粉黛,眉目如画,手指上装饰着精致的雕花甲,身后紧随一名侍女。她步伐优雅,宛如仙子降临人间。

"哪来的娇俏佳人,公主殿下可真是宠你宠得无法无天。"

"凰姐姐,我家公主在哪呢?"

少女见到女子,心中欢喜,捧着竹筒走近。侍女接过竹筒,红衣女子细细打量,嘴角挂着浅笑。

"真是个没心肝的小主子,姐姐来接你,你心里却念着你的如意郎君。"

"姐姐这话从何说起,灵瑜在宫中日日夜夜都想着凰姐姐。你体会不到我的思念,反倒是误解了我的一片痴心呢!"

被称为灵瑜的少女机智回应,红衣女子见状更是疼爱不已:"又在逗趣,全无宫廷应有的庄重。"

灵瑜不以为然:"宫里的人千篇一律,我要是变得和他们一样,那岂不是枉过一生?"红衣女子宠爱地摸了摸她的头。随后,侍女递上一件孔雀蓝的长袍,女子亲自为灵瑜披上,然后朝华服车夫点头示意。

"八步赶蝉,这些日子辛苦你了。"

八步赶蝉微微低头,斗笠遮住了他的脸,只露出削瘦的下巴。

他礼貌地鞠躬,但显然不太习惯行礼,动作做到一半又停下,喉咙微动,低声道:"丹尹大师有命,自当遵从。"

凰丹尹微笑,身边的侍女明白其心意,从红色小箱中取出一件深红的毛绒披风,递给八步赶蝉。他压低斗笠,恭敬接过,放在一旁,未多言。

凰丹尹似乎早已习惯他的性格,开口道:"事情办完,你先回大海潮生阁等候。"八步赶蝉应了一声,挥鞭驱马离去。灵瑜轻轻拉着凰丹尹,眼中充满了对八步赶蝉的好奇。

"凰姐姐,他为我家公主效力多年了吧?"

"没错,劳苦功高。你先跟我进去,这里秋霜重,小心着凉。"

两侧侍女开路,凰丹尹温柔地拂去灵瑜身上的红叶。身后,两把鲜红的油纸伞悄然打开,如血般鲜艳,骨架雅致。

凰丹尹身姿摇曳,红裙无风自舞,如火焰般翩翩起舞,照亮了人间,袅袅升腾。

凰棠别院并非宏大壮丽,小巧的建筑错落有致。曲径通幽,轩榭廊舫尽显精致,奇石枯枝透露出精心雕琢的痕迹。

灵瑜一路喋喋不休,凰丹尹的目光中满是宠爱,丝毫没有厌烦的神色。

“姐姐,你还没告诉我,我那位兄长现在何处安身呢?”

“taizi正在接待一位世外高人,此刻不便见你。”

“世外高人?比你还深不可测吗?”

“别调皮,先随我回东厢房,taizi会亲自来看你的。”

话音刚落,凰丹尹瞥了一眼别院的西墙,眉头紧锁,久久未能舒展。

西厢的茶室内,靠窗的位置,两张榻上各坐一人。

一位披着僧衣的老僧,一位身着锦袍的公子。

茶炉热气袅袅,老僧口中低诵经文,手中的佛珠透出岁月的淡然。公子则皱着眉头,凝视着茶具若有所思。

不久,茶已煮好,公子为老僧净茶,恭敬地呈上。嫩绿的茶叶在水中翩翩起舞,如太极图中的阴阳两极,意境悠然。

这位烹茶之人,正是北戎国的taizi,凉。

“大师,身处皇储争夺的漩涡,我是否就无法超脱生死?”老僧放下佛珠,平静回答:“此二者并无关联。”

taizi凉:“大师,那您能否告诉我,人生的真谛究竟是什么?”老僧:“无非两件事。观察生者,面对逝者,人们之所以会死亡,或许只是因为太过熟悉。见得多了,自然就懂了。”

taizi凉淡笑:“可我看过朝廷上的每一个面孔,却还是学不会那些阿谀奉承。”老僧微笑道:“清者自清,浊者自浊,这是taizi的幸运。”

“如今朝廷内外,无人与我志同道合。父皇年迈,大司礼温侯俊阴谋叛乱,引来了西梁的不满和镇压,我这个taizi,早已名存实亡!”

说完,他看向窗外,眼中满是忧郁。老僧双手合十,面带悲悯:“温侯俊有何胆识,敢与西梁抗衡?”

“我也疑惑,西梁虽地处北境荒芜之地,却是公认的天下第一都。西梁之主穆蓝微,是万王之王,统治着十九国。西梁铁骑无人敢撄其锋,温侯俊此举无疑是自掘坟墓!”

他端起茶杯,手微微颤抖。

老僧:“taizi,朝廷之中,还有人愿意忠诚于你吗?”taizi凉闻言,脸上掠过一丝哀愁:“只有一些文弱的老臣,手中无兵无权,作用有限。此外,除了温侯俊,还有我的兄长赵胤对皇位虎视眈眈!”

“邺王?”老僧闻言微露惊讶。

taizi凉为老僧续茶,轻轻点头。他将残茶倾入窗外的池塘,换上新水继续煮茶。

此刻,红梅初绽,星星点点。天空辽阔,却被院墙阻挡,无法尽览其全貌。茶室内烟雾缭绕,老僧品茶片刻,开口道:“不过无论如何,宁远将军始终是taizi的忠实追随者吧?”

王子提到宁远,眉宇间的忧郁更深了:“宁远将军被派去边境戍卫,某种程度上也是因我所致。若是我战胜了温侯俊,就不会有金镛的动乱。温侯俊知道魁门军是我心腹,借口边防需要,派遣三万魁门军驻扎边疆。但明眼人都清楚,那里正面对着十万西梁铁骑,如今全军覆灭,金镛城已成了一座死城!”

老僧闻言,双手合十,低声诵读了一遍《金刚经》。

王子的手握紧,鲜血渗出,全身不住地颤抖。

老僧安慰道:“王子不必过于哀伤,我刚卜算过,宁远将军或许还在人间。”

王子凉淡漠地问:“活着又有何用?宁远虽忠诚,但一个武将又能抵挡多少兵马?就算回到陵阳,又能激起多大的波澜呢?”老僧闻言微微一笑:“在我看来,未必如王子所想。”

“大师,你有何深意,不妨直言不讳。”

他察觉到老僧话中有话,老僧沉默良久。然后要来纸笔,写下两个大字。王子凉走近一看,只见那两个字分别是“青”和“黑”。

“大师,你这是什么意思?”王子凉疑惑不解。

老僧轻轻摇头:“我只能看到这些,其他的无从得知。”王子凉:“那么依你看来,我在陵阳还有没有转机?”

老僧看着他,昏黄的老眼中突然清明,嘴角微动,似乎在计算什么。王子凉在老僧眼前挥挥手:“大师,你在想什么呢?”

老僧回过神来,双手合十:“贫僧也不清楚,天机不可泄露。”

王子凉没有逼迫他,又喝了两杯茶。他拿起那张墨宝,凝视着上面的字,陷入了沉思。看了一阵,他起身走向窗前,看着满池的红叶,眼中掠过战火烽烟。

“将军,你过得还好吗?”

(sdingdiannn/ddk58196305/36705835.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