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科幻 > 道途孤城:少年将军与北戎之谜 > 第16章 罗青红策马出山

八月的西梁城,天空湛蓝,云彩寥寥。即便站在花萼相辉楼上,也无法一览全城风光。

暖阁重新归于宁静,穆锦官懂得适时沉默,壶中的太平猴魁茶越发清亮,每片茶叶平静无波,仿佛蕴含着坚韧的骨架。

他看着渐渐翻滚的茶汤,想起了太掖亭池中的红鲤鱼,思绪中又浮现出某个遥远的片段。然而,无论是茶香还是红鱼,在西梁城的围栏中都无法找到出路,也无法解答疑惑。

西梁城广阔无垠,无人能度量其边界,它包容天下,承载兴衰。

“我父虽是永贞王,他的思维却并不开阔。我曾期望他能如同北安王一般开创盛世,至少也能有长临王那般果断推行新政的魄力。”穆念花轻叹,柔弱的神情中透露着一丝失落,宛如女子的幽怨。

“苍梧会盟后,穆家接管了长临的江山,治理西梁,却没有先辈们开拓疆土的豪情,反而选择了退隐,走上了所谓的藏锋敛锐之路。这是我最不能理解穆蓝微的地方。十九国的存在本就是不合理的,这红尘世间本应由北安王统一。”她的话语中充满了遗憾和愤怒。然而,穆锦官听到这些,却冷汗涔涔。不论是朝廷命官,还是市井百姓,都不应随意议论皇家之事,这是天下公认的规矩。他穆锦官也不敢妄加评论,哪怕是无意中听到的传闻,都可能导致车裂凌迟的下场,更别提直接称呼永贞王的名字并评价其行为,这是大逆不道的行为!

他悄悄环顾四周,确认无人窃听,但内心的紧张仍未消退。他知道穆念花是个无所畏惧的人,无视礼法,却又自成一套规则,他看不起别人,却又期待别人的服从。此刻,他当面贬低永贞王,显然是想让他接话,他必须回答得滴水不漏,否则后果将远超进退维谷。

“长临动乱之时,天下动荡不安,反对新政的江湖势力层出不穷。镖门的分裂,兰陵的动荡,你我都清楚。苍梧会盟后,百废待兴,长临王年迈体弱,犹如风中残烛。八方十门的江湖格局初现,正是革故鼎新的关键时刻。因此,永贞王的每一步决策都是深思熟虑的。”他稍作停顿。

“在我看来,没有任何不妥之处。他未能像少主那样更进一步,或许只是因为年岁已高,力不从心。古人已逝,现在正是您施展抱负的大好时机。”他缓缓说道,一边思考,一边权衡利弊,既要不得罪任何人,又要保持公正。穆念花听了,嘲笑他几句胆小,然后回到桌边,端起热茶浅尝,说道:“你不必过于顾虑,既然选择成为我家的幕僚,就要有与我兄长们划清界限的决心。我父永贞王给我取名穆怀北,我不喜欢,便弃之不顾。初次见你,我就觉得你与令尊颇有几分相似,都是官场的剑客,都是善于应酬的人。”

“但是你要明白,为官之道在于周全,但这在我这里是行不通的。你看,穆临候的结局你应该也看到了。懂得进退的人未必能活得长久自由,反而是那些不拘礼法的人更能赢得我的心。你看,说着说着,他就来了!”

话音刚落,楼下果然传来急促的脚步声,穆锦官微微颔首,表示已记于心,但他的脸色却阴沉得仿佛能滴出墨汁。

他不再掩饰内心的愤怒,因为穆念花刚才的言语中充满了对穆临候的轻蔑,穆念花似乎有意触动他的痛处。

他深深呼吸几口,平息情绪,转过脸避开穆念花的目光,一同注视着缓步走近的暖阁门口。

不久,一道瘦长的身影出现在门口,匆忙地拱手行礼,却没有效仿穆锦官脱靴的习惯,身披铠甲径直步入暖阁,坐到两人对面,拿起茶杯大口畅饮。

他背后悬挂着一个巨大的黑色铁箭囊,与箭楼上常见的卫兵截然不同。箭囊漆黑修长,内藏的箭矢由冰冷的铁制成,深陷其中,形状模糊。箭囊内部并非杂乱无章,反而像是蜂巢般布满孔洞,每支箭都有专属的孔位,密集且有序。

他摘下头盔,露出一张瘦削、留有短须的脸庞,年纪不过二十出头,却已布满皱纹,显得历经风霜。然而,那双鹰般锐利而深邃的眼睛却清澈无暇。

他扫视穆念花和穆锦官,嗓音沙哑,如同老者的低语。

“末将公务缠身,少主念花若有要事,请尽快言明。”

这番话显得傲慢无礼,但穆念花同样傲骨铮铮,二人臭味相投,非但没有因此动怒,反而淡笑相视,增添了几分欣赏。

“南靖箭楼的罗青红,大人您也曾见过。今日召你们前来,无需我多言,你们应该明白缘由。能让穆锦官和罗青红共同卷入的事,世间绝无仅有。”

闻言,这两个素无交集的人皆面色凝重。确实,罗青红和穆锦官原本并无瓜葛,若非那桩事件,他们或许一生都不会交谈。

穆念花作为中介,直言不讳:“闲言少叙,西梁历一四九年九月初八,酉时,右江州琅淮府西南渡口,南靖箭楼的杨十三爷与西梁穆家的穆临候同日遇害,凶手据刀门门主李岸然指认,是道门叛徒葛行间。如今十三载已过,葛行间的结局你们都清楚,但他的子女却已长大成人!”

“少主的意思是,那道士墨林不仅是葛行间的弟子,还是他与峨眉女子的孽缘所生?”穆锦官眉头微扬,一贯寡言的罗青红也罕见地表现出兴趣。

罗青红:“据我调查,在葛行间犯下那些不容于世的恶行之时,他与峨眉之人已分离数年。据此推断,墨旋道长的年龄最为吻合,难道说这道士墨林与墨旋年龄相仿?”

穆念花轻启朱唇:“他们互为师兄弟,此事我亦刚得知。先前,他们隐居于不周山之巅,修行清静,如今忽然涉足尘世,其年龄相差无几。墨旋道长的来历,我已向你们二人明示,故不必对他妄生猜测。如此看来,这道士墨林的身份已昭然若揭!”

罗青红摩挲着胡须,目光深邃如寒潭:“师仇不报,何以为人?待我一箭穿心,手刃仇敌,少主可知道此人现居何处?”

穆念花闻言,笑靥如花,起身轻摇皓腕,指尖如兰,指向东北方向。

“这就是召你们前来的原因。此刻,墨林道士正置身金镛城中。然而,他熟知城中之事,我们不宜因事未竟而迁怒于他。金镛城乃北戎州的边防重镇,城墙坚固,攻打不易,需待我军跨越城池,进入庐陵之地,才是良机。”

“可担心他会狗急跳墙,毁掉关键之物,阻碍我军挺进陵阳?”罗青红一语中的,揭示穆念花的军事考量。

穆念花颔首赞许,接着说:“我将先派你们二人出发。仅凭一道士和一武将,无法抵挡佘老太君的铁骑大军。锦官,你去准备行装。青红,你随我来,我有一事需与你商量!”

与此同时,金镛城黄叶飘零,古宅在风中颤抖。

街道上,两位身着红袍的服部兵乙,只露出双眼,正是墨林和宁远。

宁远:“这身装扮,确实让人有种被束缚的感觉。视线受限,周围的一切几乎看不清。道长,服部兵乙整日如此装扮,难道不会觉得压抑吗?”

墨林:“你可以去问问他们,但他们不会回答,或许心中有苦衷吧。”

二人穿梭于街头巷尾,顺利融入服部兵乙的队伍,无人盘问,无人怀疑,因为他们从不开口。

墨林抬头望向烈日,这座废弃的古城,今日的黄沙比往日更甚,黄色的城墙,红色的身影,星星点点的红,充斥着视野的黄。

宁远暗自咽了口唾沫,脑中尽是番茄炒蛋的画面。

不久,他们来到一户人家,敲门投信。屋内的百姓欣喜若狂,服部兵乙则沉默不语。

宁远几次试图夺过信来看,都被墨林制止。送信队伍走了许久,终于来到上次丧事的那户人家。

敲门,门开,一位眼窝深陷的老妪站在那里,冷眼望着外面,身后是漆黑的房间,老妪的面容显得格外狰狞。

服部兵乙依旧默默地送信,但这次墨林不再按部就班,推开老妪,大步走进屋内,把后续的事宜全交给了宁远。宁远毫不犹豫,挥手护住老妪,身躯一震挡在门口,腰间的猩红判官笔显露出来,横眉冷对众服部兵乙,决不允许任何人靠近!

服部兵乙手中的黑镰刀高举,宁远毫不退让,老妇已被恐惧笼罩。

宁远沉声道:“你们应知我身份,此刻在此办案,勿要轻举妄动!”

墨林在屋内,面色不愉,冷冷回应:“想动手,出去打,我调查需宁静!”宁远歉然,轻声道别,轻轻搂起老妇:“抱歉,老太太!”

宁远挥舞判官笔,单手护着老妇破窗而出,随即门扉重重关闭,室内再次陷入黑暗。

门外,声音嘈杂,刀剑交击声、服部兵乙的怒吼、老妇的呜咽交织成一片混乱的交响。

老妇在宁远怀中泣不成声:“晚节难保,晚节难保!”

宁远含泪拥着她:“我的青春,我的青春!”

屋内,陈设简朴,久未炊烟,一老翁卧床,面露惧色,自老妇离去便默不作声。

墨林向他微笑:“令公子何在?”老翁颤抖着回答:“我不明白你在说什么!”

墨林施礼:“失礼了,那我自行寻找!”他大步搜索,最终在庭院水井旁发现一口棺木!

他脱下长袍,抽出藏于背后的桃木剑,刺入棺盖缝隙,用力掀开,顺手抓起一把泥土,熄灭了灵位前的烛火!

老翁目睹此景,痛哭流涕:“我可怜的孩子啊!”墨林淡然道:“生前不得安生,死后便求解脱,香火是献给神明的贿赂,你儿无福消受,反添困扰!”

话音刚落,他加大力气,硬生生揭开棺盖一角,然而里面空无一物。

这棺木是空的!

墨林转向老翁:“老人家,故去之人,与您何关系?”

“那是我儿。”老翁目光复杂。

“您确定夜晚未曾在此处歇息?”墨林指向棺木。

老翁勃然大怒:“乳臭未干的小子,毫无教养!”墨林闻言朗笑:“道士犹如浮萍,天地养育,何需他人教诲?”

老翁哑口无言,但目光中怨恨渐深。

“焚烧的不是真身,祭祀的棺木是假象,人也始终未见,颇有趣味。”墨林说完,瞥见棺木内有个布袋,干瘪而小巧。

他轻轻触摸,感觉柔软且微凉,不明其物,正欲细查,老翁扑来,神情决绝,似触碰到了他的底线。

“好吧,我不碰它。”

墨林话音未落,老翁突然像被电击般收回抓住墨林的手,指着墨林蜡质般的手臂惊恐尖叫:“你已染上蜡人病,为何还要牵连我?”

这话带着深深的哀伤,触动了墨林的心弦,语气也柔和下来:“我会找回你的儿子,不管信不信。”

言毕,他轻轻拍了拍衣襟,墨林转身离去,门外的战场已成寂静,宁远立于中央,满身血污,服部兵乙横躺竖卧,每个人的腿上都刺着镰刀的利刃!

老妇颤抖着蜷缩在墙角,掩面悲泣,屋里老翁迅速上前搀扶她离开,脚步未曾片刻停顿,门又被狠狠地合上,门缝中窥见两双眼睛!

只是这次,一双充满了愤恨,另一双却满是困惑。

宁远敞开衣襟迎风而立,胸肌如同龙蛇缠绕,他解下腰间的酒壶,豪饮一番,仰天长笑,笑声中夹杂着几许哀伤,接着又笑又哭,如此反复,直至盏茶工夫才平息下来。

墨林等他宣泄完毕才开口:“如此一来,你与城中的将领恐怕难以和睦相处,你受累了。”

“道长,如你所见,我没有夺人性命,你教诲我众生皆苦,不应滥杀无辜。”

这话并无差错,地上的人都未伤及要害。墨林接过酒壶,痛快地喝了三大口:“生命脆弱如草,都在苦海挣扎,这是常态,你现在的状态很好。”

“我现在的状态?”宁远苦笑了一下。

“在苦涩中找寻乐趣。”墨林用衣袖帮他擦拭血渍,动作轻柔而耐心。

两人并未久留,夜幕降临前回到了烛阴楼。宁远也在晓行夜宿订了房间,并未返回将军府。

夜深,两人闲聊。

宁远:“照你所说,这次行动并无所得,服部兵乙属于朝廷,我伤了他们,消息传到京城,对太子的处境更为不利。虽然他们沉默,但民众不会,舆论本就可怕,而此刻,风声更是让人胆寒。”

墨林:“你所说的朝廷早已面目全非,因此你对他们的好意也无济于事。既然撕破了脸,就无需顾忌颜面,这样做事反而更自由,我认为这是件好事!”

(sdingdiannn/ddk58196305/36705843.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