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科幻 > 道途孤城:少年将军与北戎之谜 > 第15章 梅花织锦官雨中

西梁历一六二年,北戎历鸿灵十三年八月二十。

两个醉汉伪装成服部兵乙的同时,金镛城外的佘穆庄军营中,一只信鸽振翅起飞。

信鸽传递消息。

鸽子向西疾驰,熟悉路径如同老朋友。作为世代被驯养的鸟类,它不再需要关注地面上的官道。也许飞得太高,地面已无法捕捉到它的踪影。

它在这条通往西梁的天空中翱翔了无数个春秋,天空虽高且云淡,却无法留下任何痕迹。幸运的是,鸟儿不像人类,可以任由尘世的轻视,而无丝毫哀伤孤独。

它是西梁穆家饲养的信鸽,从金镛城到西梁城,长途跋涉,它的祖先始终沿着这条路飞行。无论西梁的军队征战到哪个国家,只要向西前行,就能回到城中。

次日黄昏,天色渐暗,夜风轻轻吹动,它飞越巍峨的西梁城门,稳稳地停在左边的箭楼上。士兵上前取信,随后将它放入笼中。它欢快地享用着笼中的食物,全然未察觉身旁空了几处鸟笼。

那些是半路上丧生的同类,脚上系着红绳,下面的粪便已被清理干净。

在半途陨落或在下一次传递消息的中途丧生,这是信使鸽的命运,它们无畏无惧,因此不会有痛苦,然而看着它狂食的士兵眼中却充满了哀愁。他抬头看向相邻的烽火台,看着那些空荡的靶位和新面孔,短暂地瞥了一眼,便抓起信件疾步离去。

在动荡的时代,肩负军事重任的人无暇去深思这种注定的命运,即使理解了也是徒增忧虑。倒不如策马奔腾于街头,身负军令的人可以命令行人避开,士兵一路高声吆喝,挺胸阔步,将刚才在烽火台上的片刻哀伤抛诸脑后。这就是平凡人的优势。

可悲的人不自知其悲,自然也无从知晓何为可恨。他庆幸自己无法理解命运和道理,而黄昏时分的街道上,也没有行人需要为他让路。

在花萼辉映的楼宇前,士兵下马致敬,一位侍从打开门收取信件,接着大门重重关闭,仿佛与世隔绝。

归途上,夜色已深,士兵显得有些疲倦,但他不敢有丝毫懈怠。他又想起那只孤独的鸽子,凝视着夜幕下的烽火台轮廓,他的眼睛像鸽子一样明亮锐利。他必须在换岗前尽快返回,只有这样,才能换取一碗热气腾腾的军粮。

与此同时,侍从捧着信件来到楼顶的雅阁,穆念花斜倚栏杆,看到信件,轻轻转动手指展开,读完后慢慢坐直身体。侍从很少看到他如此严肃的样子,立刻屏住呼吸,恭敬地站在一旁,表情谨慎,不敢有丝毫放松。

“这封信真的是墨旋道长送来的吗?”他问道。

侍从连连应声:“千真万确,前线能传送书信的,除了周道长,就只剩下佘老夫人了。二公子您眼光如炬,肯定能辨别出信是谁的笔迹,老奴就不多言了。”

穆念花眉心微皱,挥手让侍从退下。侍从鞠躬缓步走到朱红门槛前,倒退着离开,但还没走出几步,穆念花就叫住了他。

“去请太掖亭主,我要见他。”

侍从应声,再次退下,穆念花起身走向窗前,凝视着窗外皇宫的壮丽,脸色深沉如秋水寒潭。

不久,楼下传来脚步声,一位英俊的年轻人急匆匆赶来,身披骑都尉的官服,腰间挂着一把修长的琉璃剑,眉角飞扬,眼眸如柳叶,鼻梁挺拔,嘴唇薄如桑叶。

他在朱红门槛前利落地脱下靴子,然后将剑靠在门廊柱上,进入雅阁,向穆念花行大礼,态度比刚才的侍从更加谦恭,举止从容,不失尊严。

“穆锦官参见念花少主。”

穆念花挥手让他坐下,两人的年龄相仿,尽管有尊卑之分,但他们显然已经建立了熟悉的交往。

室内设有一张四方桌,桌上茶具一应俱全,穆锦官动作熟练地布置起来,手法老到,丝毫没有犹豫。他并不打算先开口,自从踏入仕途以来,他始终谨言慎行。他注意到穆念花紧锁的眉头,因此深知此刻唯有深思熟虑,才能显得从容不迫。

穆念花似乎也在思索着如何启齿,静静地注视着穆锦官忙碌的手,那双手修长而布满疤痕,宛如被岁月雕琢过的美玉,令人惋惜。

不久,一壶太平猴魁的清香溢出,穆锦官轻轻盖上壶盖,分两次倒茶,确保杯中温度适宜,茶叶无余。他手中的茶叶肥硕透亮,动作干净利落,人与茶都显露出独特的风雅。

“金墉城前线传来消息,有人干扰了佘老太君的攻势,而且那人对那件事有所了解。”穆念花平静地说,尽管话语简洁,却让穆锦官的脸色瞬间变得凝重。

“少主,那事物本该是世上无人知晓的秘密,就连司马那样的道门中人也一无所知。回想起十三年前...”

穆念花闻言,立即抬起手阻止了他的话头。

“十三年前的事,不必再提。当初墨旋师傅将那秘密告诉墨旋,周道长又告诉了我这个外人。我知道后,也告诉了你和罗青红。秘密本就是用来泄露的,除了自己,其他人都是外人。既然我要成就北安大业,就必须考虑所有可能的情况。”

穆锦官默默地品了一口热茶,觉得今日的茶格外难以下咽。饮毕,他举起那双刀削斧凿般的秀手,向东边轻轻示意:“周道长即便在您口中是外人,但他处理苍梧国众生浮屠之事无懈可击。难道少主怀疑我是北戎的内奸,故意泄露军情给紫宸朝廷?”

他的语气既不失礼,又不失坚定。穆念花嘴角勾起一丝微笑,然而笑容转瞬即逝,难以捉摸。

“我没有怀疑你的意思。在这西梁朝廷中,我最信赖的人非你这位太掖亭主莫属。毕竟,你也是穆家的后代。你无需多虑,周道长的信中已经告诉我,那位识破那物并阻碍佘穆庄军队的人,竟是一位初出茅庐的青衫道士,来自不周山!”

穆念花说完,从怀里掏出一封信递给穆锦官。后者接过信,匆匆浏览一遍,脸色比穆念花更为阴沉。

“小时候,遵照父亲的遗命我去太京州习剑,对墨旋的师兄一无所知。自那十三年前的事情发生以来,无论是江湖还是朝廷,从未听说过墨林这个名字。但既然葛道士将如此重要的事托付给他,此人必定是他的挚友。然而,他偏偏在这个时候下山,难免让人怀疑他的动机。他究竟是何许人也?”

“情报收集有限,他的突然降临令人措手不及,就连墨旋也被惊愕,他在信中多次警告我,此人擅长权谋,不可小觑,也不宜轻易铲除。目前我有个假设,这年轻人或许与你和青红有所牵连,先辈的过失,由今人清算,我认为是件好事。”

穆念花的目光失去柔情,杀气如涟漪扩散,穆锦官听后,脑海中浮现出尘封的往事,他不再凝视东方,视线转向南方,然后瞥了一眼门口的长剑。

“这么多年来,能同时涉及穆家和南靖箭楼的,只有一桩事。但我还不清楚,少主是如何洞察这一切的?”

穆念花闻言,笑容透出深意,他望向暖阁西墙,那里挂着一幅巨大的十九国疆域图。

“我的锦官大人,红尘世界的事,不是仅凭猜测就能明白的。因果缘分早已安排妥当,我们开拓前行,即使走得豪情壮志,最终仍会遵循旧人的足迹。”

“自古以来,只有先后顺序,没有真正的创新。沿着前人的道路回顾过去,许多谜团便会迎刃而解。稍后我会请青红过来,一起探讨。”

说完,他吩咐侍者,交代完毕后便离开了。

穆锦官闻言若有所思,也抬首看向那十九国的方向。

“天下局势,分分合合,合易分难。少主是个怀旧的人,也是世间罕见的洞察者。即使我们最终走向合,恐怕也只是重走北安的老路。然而,旧瓶装新酒,温习旧事能启发新知,少主只需勇往直前,不必过于纠结无谓的顾虑。”

两人又交谈了几句,穆念花看向锦官的目光多了份温柔。他再次走到窗边,轻轻地叹了口气,似乎被某种哀伤的记忆触动。

“我并非执意要做第二个北安,只是觉得人生短暂,我不想只活在他人的期望之中。”

(sdingdiannn/ddk58196305/36705844.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