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科幻 > 我在三国搞经济霸权 > 第231章 汉魏政治形态剧变!

我在三国搞经济霸权 第231章 汉魏政治形态剧变!

作者:画凌烟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4-08 14:39:18 来源:顶点小说网

第231章汉魏政治形态剧变!

“说心甘情愿为时尚早。”李衡说道,“但杰俊者,多识时务。”

李衡这里说的识时务者为俊杰,这句话在三国时期,还不是威胁人的贬义词。

这句话出自《襄阳记》,说的其实是诸葛亮。

当年刘备还在荆州的时候,去寻人才,打听到司马徽是个人才,于是去找他。

司马徽就说:“儒生俗士,岂识时务?识时务者,在乎俊杰。此间自有卧龙、凤雏。”

这里的俊杰指的就是诸葛亮本人。

后来“识时务者为俊杰”却成了威胁别人投降的话。

所以这里杜预听到这句话,不但不生气,心里反而有些骄傲。

但他并未表现出来,而是说道:“识时务便是要投降你?”

“识时务者,应该离开关中。”

李衡一边说着,一边将桌案上的布袋解开,从里面取出来一些杜预不认识的东西。

“这是何物?”

“此物名为茶叶,哦,就是荼。”

“荼?”杜预仔细瞧了瞧,这些叶子绿而细长,且干枯。

茶在三国时期不叫茶,叫荼,是唐代茶圣陆羽简化了荼,才有了茶叶的叫法。

三国时期的茶,普通认为是一种药物。

饮用方法是加生姜煮。

这个时期还不流行喝茶,不过也有例外。

杜预说道:“我不喜欢荼,你应该把这些卖到江东,我听闻吴国君臣很喜爱。”

李衡笑而不语道:“希望你喝完,还能坚持伱刚才说的。”

“荼太苦,而且涩,谁会平白无故却喝药呢?”

李衡却不理会他,而是将茶叶分别放在两个碗中,然后拿起一块抹布,将面前已经煮沸腾的开水壶拿起来,轻轻倒入进去。

一股清香瞬间在碗里融化,随着热气飘散开。

杜预一怔,忍不住靠近闻了闻,脸上露出了惊讶。

“来,请用茶。”

说完,李衡自己喝起来。

杜预好奇地跟着李衡的样子,和喝起来。

这一口下去,杜预的脸色顿时变了,忍不住道:“世间竟有如此清香可口之物!”

李衡不理会杜预的震惊,而是放下茶,继续刚才那个话题:“曹叡无法抵挡蜀钱,京兆成了两军对峙的前线,物价飞涨,粮食都调用军需,你认为继续待在京兆,难道不会波及到杜氏?”

“曹元仲也算是英主,他不会任由事态失控。”

“我说过,他无法禁止,接下来他可以做两个决策:一是铸造魏国自己的钱,让民间使用魏国自己的钱;二是承认蜀钱。”

“他没有理由使用蜀钱,这个后果他很清楚,洛阳诸公也都很清楚。”

“知道和做到,从来没有任何关系,它们之间存在着巨大的鸿沟。”

“你是说,他无法自己铸钱?”

“他能自己铸钱,但他铸的钱,流入到民间,很快会被人们融化后铸造成蜀钱,因为一枚蜀钱抵得过一百枚魏钱,我之前说过,他无法禁止,因为蜀钱可以购买新盐,你现在还吃过去的那种盐吗?”

这个问题问得杜预有些绝望。

过去那种盐?

又苦又涩!

自从改吃新盐,不仅食物更加美味,连身体似乎都变得更轻盈。

李衡为杜预倒了一杯茶,继续说道:“我们必须去接受事实,如果不愿意接受,事实就会对我们重拳出击,打到我们接受为止,因为事实是不随个人意志为转移。”

“即便如此,我杜家搬迁到洛阳也可以,为何要去益州?”

“去洛阳那个权力斗争的漩涡中心?”李衡示意杜预继续喝茶,“你认为,以令尊的为人处世方式,能在洛阳站稳脚?”

“这……”

“这茶叶如何?”李衡的话题转回来了。

“甚好。”

“交给你来卖?”

“你不是让我去益州么?”

你他妈的一会儿说让我去益州,一会儿又让我卖茶?

你让我去益州是假,让我帮你卖茶还是真吧!

呸!渣男!什么都不是!

“没错,来益州卖茶。”李衡道,“你在魏国已经做不了买卖了,刘放不会放过你,如此大的利益,他为何不自己拿到手里?”

杜预再一次陷入沉默。

这件事也的确如李衡所言,益州和魏国的纸张买卖还在继续,但杜家已经没办法插手进去了。

现在是刘放全面接管,其他人但凡有牵涉的,都会被扣上通敌的帽子。

已经有一些人被抓了。

李衡继续说道:“必要的时候,杜家还会成为这次买卖中的牺牲品。”

“此话怎讲?”

“汉魏双方的战争投入越来越多,死的人越来越多,双方都在积累更大的仇恨,政治形态对峙比三年前更加严峻,冲突更加激烈。洛阳必然会有人在西线局势不顺的时候,利用反益州的口号,来占领政治高地,为自己谋取利益。”

杜预的脸色难看起来。

李衡却不顾他心情的复杂,继续说道:“当魏国有强大的实力的时候,心态反而是自然的、随和的,但汉军捷报连连,蜀钱攻必克,曹魏内部年年加税的时候,魏国还是过去那个魏国吗?”

这个时候,必然有政治强人站出来:我要让魏国再一次伟大起来!来人!抓蜀狗的细作!

这个政治强人,暂时还没有出现,曹叡不会这么做,曹叡更喜欢一碗水端平。

但政治高地的空位已经空缺在那里。

到底是谁,能主导接下来洛阳的政治事态呢?

谁有这个能力?

杜预不知道是谁,但他知道,洛阳卧虎藏龙,百官之首的司空陈群刚离世,司马懿重新回到军政界。

各方政治力量已经蠢蠢欲动。

“大将军可真是算无遗策啊!”

“杜郎君,你不必现在给我答复,等你想好了,随时到斜谷口找费文伟,他会安排一切。”

“这么肯定我会投奔你?”

李衡拿起那包茶叶,笑道:“知道这一小包茶叶的力量有多强大吗,它将席卷整个天下,甚至改变中原和四方蛮夷的关系,未来像浩瀚的星空一样广阔,我需要像杜郎君这样有才能和德行的人,一同去走这条路。”

杜预站起来,很礼貌地作揖:“多谢大将军的赏识。”

李衡也站起来,他拿起一匹蜀锦,说道:“这匹蜀锦是我专程从成都带来,赠送给你。”

“大将军之前已经赠送我蒲扇。”

“并不冲突。”

杜预欣然接受,却突然问道:“大将军,还有一事,在下请教。”

“何事?”

“《大汉商社管理条例》是大将军编写的吗?”

“是的。”

“大将军为何编写这份条例,以前似乎并没有这种行文。”

李衡笑了笑,道:“律以正罪名,令以存事制。”

听闻此言,杜预心头一震,仿佛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

“难道律与令不同?”

“律用来定刑量罪,令则是朝廷的规章制度,《大汉商社管理条例》不属于律法,只属于令,如果违反了《大汉商社管理条例》,需要从汉律中找到律法文献来定罪。”

“为何如此?”

“律牵涉到人之生死,不可随意修改,当律与实现不符之时,需要聆听各方意见,谨慎严谨,且做到文约而例直,听省而禁简。但令则是制度是所在,制度难免繁琐,且经常实际不符,需要频繁做出适当的修正,所以两者必须区分开。”

这一席话,已经将从小研读儒学和法学的杜预震惊得瞪大了眼睛。

如果说之前,杜预是因为李衡的商业才能,对他颇有欣赏的地方,后来则是看到他的《大汉商社管理条例》,对他有了新的认知。

现在呢?

现在他才知道,李衡竟然也有律法方面的才能。

尤其是他说的“文约而例直,听省而禁简”这个观念,为杜预在苦思冥想的黑暗中,引出了一束光。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律法文献要简单直接,要与经义区分开。

所谓的经义就是指儒生们对前人经典的一种解读注释,这种解读注释是非常主观且行文繁琐的。

这就造成了律法的主观和繁琐。

正史上,直到杜预这里,才解决了这个问题,李衡提到的“文约而例直,听省而禁简”,恰好就是正史上杜预本人的法律观。

汉律共计七百七十余万字,二万六千余条,内容重复,刑罚苛碎、条目繁密。

这为官吏在治民的时候,提供了大量自我解读和舞弊的机会。

曹魏的几代皇帝,都对汉律做过编修,但效果有限。

直到杜预和张斐等人学术大成,才解决这个问题。

这是古代中国律法上划时代的。

可以说杜预是早期追求程序正义的知名学者。

杜预能入文庙,并非空穴来风。

当然,作为穿越者的李衡,对法律和条例的区别,还是很清楚的。

现代法律体系更加成熟,只不过许多东西不能生搬硬套。

他认可历史上杜预的一些理念,只是完全依律法治国,在这个时代,还不太可能。

至少目前不可能。

其实治国是一件非常枯燥的事,三国的历史也不是演义里那样浪漫。

恰恰律法编订、屯田、养民,货币、物价,才是三国之间的角逐。

只不过军事是最直接,最容易看得见的那一部分。

而时代中的大人物们,在制定政策的时候,都必须遵守这些大环境。

“每一次与大将军见面,都受益匪浅!”

这一刻,杜预才引李衡为知己。

“诸事缠身,我要走了。”李衡抱拳道,“期待杜郎君到益州,就此别过。”

“就此别过。”

离开斜谷口之前,李衡见了费祎一面。

“如何?”

“差不多了。”李衡道。

“但我看到杜预回去了。”

“过不了多久,就会收拾行囊,还请费司马务必派人在京兆好好盯着,一旦有变,需要施以援手。”

“放心,都盯着的。对了,前段时间,刘放来见过我。”

“哦?”

“他希望给他加货,并且断掉京兆其他商人的货。”

李衡笑了:“正是因为他的贪婪,会让杜预更快导向我们,等着看吧,洛阳已经开始为蜀钱东进而烦恼,刘放必然会让京兆的商人背锅,最后在曹叡面前进言通过魏廷(ting,朝廷的廷)来统一把控新盐。”

“这是好是坏?”

“只要我们的钱能大量流入曹魏,就一定是好事。”

费祎又道:“还有,现在京兆已经有至少十处造纸的,细作还传来洛阳也有了。”

“如此说来,就不仅仅只有长安和洛阳,这种利润极其丰厚的商品,中原、河北怎么会放过,恐怕今年,曹魏的造纸业会全面爆发,魏吴脆弱的联盟必然会遭受不可挽回的打击。”

费祎连忙问道:“届时孙权会北上攻打合肥吗?”

“既然已经从曹魏无利可图,自然会攻打!”说完,李衡起身道,“我要回重庆了,江州兵马不可再延缓,我们绝不能错过夺取荆州的机会。”

(sdingdiannn/ddk27851611/36705630.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