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科幻 > 我在三国搞经济霸权 > 第230章 此乃天之道!

我在三国搞经济霸权 第230章 此乃天之道!

作者:画凌烟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4-08 14:39:18 来源:顶点小说网

第230章此乃天之道!

诸葛亮诧异道:“这岂非是全民皆兵?”

“便是如此。”

诸葛亮的眼神更加明亮,他没有想到这世间居然还有这样的制度。

的确很有意思,非常有意思!

如此想来,诸葛亮更加觉得李衡在成都对世家的打击是及时雨。

这个行为和即将推行的均田制、府兵制串连起来了。

“目前的情况如何?”诸葛亮话锋一转。

“目前有一百多家已经交出田地和部曲,算上之前打击的那些,朝廷在编人数增加了三十万,这是我在成都时候看到的,我离开成都到江州,再从江州转到关中,这段时间总共增加的人数应该已经到六十万了。”

“好!如此一来,今年我们在江州便能囤积十万大军!”

“今年一定能完成,只是这均田制和府兵制,还需要丞相您来决策。”

“如此利国利民之策,我焉有反对的道理!”诸葛亮欢喜异常,他突然感慨起来,“济安,自从你来到我身边,我感觉许多事情顺了起来。”

李衡心中感慨,他想起原本那个时空,心中泛起一阵悲凉。

看了看丞相发白的双鬓,憔悴的面容,却依然还有一双明亮而纯正的眼睛。

这是一个很特别的人。

李衡记得穿越之前在网上看到有人评价诸葛武侯,是这样说的。

如果你有一个诸葛亮一样的朋友,你会很欢喜。

如果伱有一个诸葛亮一样的父亲,你会很欢喜。

如果你有一个诸葛亮一样的上司,你会很欢喜。

如果你有一个诸葛亮一样的下属,你会更加欢喜。

如果你有一个诸葛亮一样的丈夫,你也会很欢喜。

无论是弟弟,还是兄长,你都会很欢喜。

李衡心中又是一阵感慨。

这个男人在严格执行着律法,但对待周围的人,只要不牵涉到律法,都很宽容,唯独对自己最苛刻。

“丞相,您平日也要多加注意身体,我们往后的路还很长,希望有朝一日,我能与丞相一起还于旧都,去洛河之畔,煮一壶酒。”

“好好好,这件事我听济安的。”诸葛亮笑道,“说说荆州一事吧。”

“前年我已经安排人在江州秘密造船,我们造的船恐怕没有孙吴的好,短短数年,想要超越不切实际,但也不一样非要逼孙吴好,只要我军能顺江下江陵,便是陆战。”

“若是如此,恐怕没有退路。”

“不需要有退路,因为上岸之后,就是我们的阵地。”

“你是想利用工兵营强大的建筑力,在岸边修建城防,划地为城,如此便进退有度?”

李衡道:“不仅如此,还要动如雷霆,攻则必克城池,守则粮食满城。”

“如何做到动如雷霆,攻则必克?”

这事嘴上说自然豪情万丈,但打仗不是只靠一张嘴。

“我已经研制出一种新的投石机,机发则城墙崩塌。”

“当真?”

“下官怎敢欺骗丞相?”

诸葛亮立刻更加激动,问道:“在何处?”

“图纸我带来了,但投石机尚在江州。”

“如此说来,江陵城短时间内必破?”

李衡道:“是的,但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武器一旦问世,孙吴和曹魏必然能学过去,它的结构并不复杂,届时战争方式可能会发生巨大的变化。”

“所以关中谨慎使用,先夺荆州,以雷霆之势夺最薄弱之处,我们现在也不缺兵了。”诸葛亮道,“只是粮食终究有限。”

“不需要太多粮食,南郡就是我们的粮仓。”

“你打算抢?”诸葛亮道,“抢百姓之粮不可取,那样会造成我军离心离德,百姓偏向孙吴,我军便是孤军深入,四面为敌了。”

“不不,自然不抢百姓之粮,我军乃仁义之师,王师东出,焉有抢百姓之理,自然是将均田制的理念快速推行到南郡,告诉百姓,应该耕者有其田!有百姓的支持,何愁王业不兴?”

诸葛亮微微一怔,随即大笑起来:“好一个耕者有其田,好一个百姓的支持,说得好!说得好!”

“此乃天道也!”李衡继续说道,“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我军奉行天之道,人心所向,王师下江陵,万众齐归心!”

“甚好!甚好!如此一来,关中可行?”

“自然可行!不过,关中之兵,依然是世兵,若突然转变府兵,恐有不适,下官以为,可以先在益州推行,待我军东出拿下江陵,府兵制有了成效,所有人都认可了,关中再推行,军心不至于不适。”

“好,如你所言。”诸葛亮道,“有一点我要提醒你,攻江陵之后,要防止北线的曹魏。”

“下官知道了。”

“济安,荆州就交给你了。”诸葛亮拍了拍李衡的肩膀。

“丞相放心,江州步人甲今年可以增加到一万副,我一定拿回荆州。另外,我三日后打算在斜谷口见一个人。”

“谁?”

“杜预,他已经接受了我们的钱币。”

四月二十四日傍晚,京兆杜陵县。

杜预躺在后院的竹椅上看书,杜令急匆匆赶来:“郎君,您的信。”

“谁?”

“没说是谁,就说您看到字迹就知道了。”

杜预疑惑地打开信一看,顿时跳了起来:“来关中了!”

“谁?”

“别问,收拾一下,我明日去斜谷口,行踪保密。”

“现在刘许派人监视咱们,恐怕……”

“你想办法,这个人我必须去见!”

“喏。”

四月二十五日一大早,杜预起床,穿了一身粗布麻衣的衣服,假扮成下人,一路离开了杜陵县。

等到四月二十六日傍晚的时候,杜预到了斜谷口的自贸邑。

自贸邑人多而混杂,并且没有宵禁,天快黑的时候,路上还有许多人。

杜预到之后,就接到人的消息,七转八转之下,终于在一处很偏僻的小屋子里,见到了李衡。

最后的夕阳透过门缝,洒落到屋内,李衡坐在那里,脸上带着微笑:“杜郎君,好久不见了。”

杜预愣了一下,疾步走上去,随即发现自己有些失态,才顿住,作揖道:“好久不见了。”

“坐下说话。”

杜预落座:“怎么有空来关中了?”

“专程来见你的。”

“见我?”

“是的。”

“我一介浅薄书生,怎劳烦大将军亲自来见我?”杜预哈哈笑道。

“我铸的钱,用得可还习惯?”

“还可以。”

“我听说,京兆物价已经涨起来了?”

“你既然知道,又何必再问,现在京兆不少百姓都想逃离,郭淮却派兵封锁了各个要道。”杜预话语中带着一丝悲凉,“你这一招太狠了,我相信,下个月洛阳就会头疼起来,如果不想办法,京兆民生被摧毁,魏廷根本无法支撑数十万兵力在这里与你们对峙。”

李衡说道:“我猜,下个月曹叡就会召集群臣,最后曹魏上下口头达成一致,禁止蜀钱,必要的时候,废除一些钱币。”

“这种事,曹丕在位的时候就已经做过,不足为奇,所以你的钱币策略,长久不了。”

“不,会长久的。”

“你认为能在魏国长久?”

“你能用火煮干一壶水,但你能用火煮干一条江么?”

“你的意思是,你的蜀钱,就是那一条江?”

“不,是一片海。”

“凭什么这么说?”

“因为人心的贪欲是无穷无尽的,但曹魏的上层尝试过新盐,他们能回去吃旧盐吗?”李衡的语气很平静,“也许你会说可以,但那只是一少部分,那一少部分对我来说,可有可无,我要的是大多数,大多数能汇聚成海。”

杜预沉默下来,他发现每一次跟李衡说话的时候,思维很快就被李衡牵引过去,反驳的话,也快速被堵死。

他想了想,才问道:“难道大将军认为,蜀钱能摧毁魏国?”

“不能,但能削弱魏国。”

“如何削弱?”

“新盐掌握在我手里,当世家接受了蜀钱,民众被迫接受蜀钱,当天下都认可了蜀钱,钱源源不断从魏国流入到我这里,有了钱,杜郎君认为能做哪些事呢?”

“还得有人!”

“所以我来了。”

“你来了?”

李衡看着杜预,说道:“是的,我来见你来了。”

“你是想让我去益州?”

“以前我只是陈仓县的一个县令,无法邀请你,现在我是大将军,只要你愿意,大将军府长史的位置随时留给你。”

“预年不过十六,且并无为官经验,何德何能。”

“你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呀,我诚心邀请你。”

“大将军难道忘了,我父亲是魏廷高官。”

“现在赋闲在家。”

“但魏廷对他有恩。”

“只有辛毗器重他,据我所知,辛毗已经在去年过世,所以你父亲名义上是称病还乡,实际上是被人诬陷,被迫辞官。”

杜预问道:“大将军就是来嘲讽我的?”

“我是来看看我的朋友,然后邀请我的朋友。”

杜预脸上露出了一丝笑意,他很认真地说道:“李济安啊李济安,我承认你是个人才,但你觉得如此,便能让我京兆杜家心甘情愿去跟着你?”

(sdingdiannn/ddk27851611/36705631.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