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科幻 > 我在三国搞经济霸权 > 第421章 迁都之争

我在三国搞经济霸权 第421章 迁都之争

作者:画凌烟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4-05-03 18:00:40 来源:顶点小说网

反对迁都长安的人也不是一味反对,而是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例如他们就认为可以迁都江陵。

现在江陵经营得非常好,荆州已经对吴国取得了压倒性的优势。

这一派自然也心存政治目的,他们认为李衡在荆州经营得太久,那里的势力俨然有独立于益州的趋势。

如果将都城迁到江陵,朝廷可以慢慢将李衡手中的权力接收过来。

这一派主要是荆州派,他们本身也来自荆州,自然更希望回到荆州。

而主张迁都长安的一派则认为荆州是三战之地,北有曹魏,东有孙权,无险可守,必然不可能。

就在成都争论不休的时候,灭吴的消息终于传到了成都。

当时,传令兵从重庆出发,一路飞奔,不断换马。

当战马跑到成都附近的时候,已经体力不支,倒在地上。

那位传令兵不顾伤痛,站起来,在路人震惊的目光,拖着脚步,沿着那条宽阔的水泥路,朝成都一瘸一拐地奔跑。

他一边跑,一边欢呼:“前线大捷,前线大捷,王师复建业!”

周围的人都疑惑且诧异地看着他。

但他还是不停地在往前,不停地在喊:“前线大捷!王师复建业!”

“这个人在说什么?”

“他好像说王师打赢了。”

“在哪里打赢了?”

一个商人震惊地高呼:“他说王师在建业打赢了,收复了建业!”

“收复了建业?”

“那不是吴国的……”

“王师收复了建业……”

一个商人立刻取出自己的驴,并让人将他搀扶上去。

“快去吧,别让宫里等急了。”

那个人就这样一路骑着驴,走完了最后的那一截路,当他进城的时候,依然在用沙哑的声音喊着:“王师克复建业!王师克复建业!”

声音在喧闹的大街上,显得微弱,但当有人听到后,便诧异地疑惑道:“王师克复建业?”

这样的人,越来越多。

“听说了吗,有人在说王师克复建业?”

“王师克复建业?知道建业在哪里吗?在长江尾!”

“那地方离我们这里很远很远,我做买卖去过一次。”

“王师怎么可能这么快就克复建业?”

“这都是哪里传来的小道消息……”

成都城内引起了一些议论。

直到那个传令兵,拖着疲惫的身躯,抵达皇宫门口。

此时春风正是和煦,空气中飘着桃花的香味。

在皇宫门口执勤的禁卫军看到一头驴过来,立刻加强了警惕,直到看到上面的传令兵。

那个传令兵见终于到了,身体一软,从上面倒了下来,被两个禁卫军接住。

“快扶我进去,前线大捷,王师克复建业!”

两个禁卫军震惊地对视一眼,立刻安排人将这个人一路搀扶进去。

此时,大汉的皇帝刘禅,正在和大臣们讨论迁都的问题。

直到大殿外传来一声喊声:“前线大捷,王师克复建业!”

这用尽最后力气喊出来的声音,传进大殿,在大殿内回响。

这一刻,所有人都怔住了。

刘禅霍然站起来,问道:“何人在说话?”

黄皓急匆匆走出去,所有大臣的目光都转移到殿外。

不多时,黄皓疾步走进来,他手中拿着一封蜡书,激动地说道:“陛下,大将军传来捷报,王师克复建业!”

“克复建业?”

刘禅大叫了一声。

大殿内一时间鸦雀无声,落针可闻。

所有人都瞪大眼睛,黄皓疾步走上前,双手呈递捷报。

刘禅颤抖地接过来,他慌忙打开,但却发现怎么也打不开。

“蒋卿。”

蒋琬立刻走上前,他平静地接过捷报,很简单就打开了,然后念道:“延熙六年二月二十六日,王师破建业,贼酋权俯首,江东复归,已谴权入京。”

简简单单的一段话,震惊得朝堂所有人下巴都差点掉在地上。

如果不是有大将军印在上面,如果不是大将军特有的朱砂笔墨,刘禅一定怀疑那是假的。

大殿内安静了很久,然后瞬间炸开了锅。

“克复建业了!”有人激动地高呼。

“我们收复建业了!长江以南尽复归汉土!”

甚至有人抱头痛哭起来,例如董允,他大声哭喊出来:“先帝!你睁开眼看看呐!我们取回了荆州,现在收回了扬州!我们收回了扬州!”

刘禅一脸错愕地看着这些又哭又笑的大臣,一时间有些难以理解。

但他也很高兴,李衡在前线打胜仗,意味着他可以更加高枕无忧地在京师吃葡萄了。

没有比吃葡萄更开心的事!

如果有,那就是吃两颗!

“陛下!臣以为,完全可以迁都江陵,此时我军已经掌握了长江以南的领地,兵力正是强健!”

说话的是董允,他用沙哑的声音喊出来。

杜琼却反对道:“陛下,此事有待商酌,江陵一马平川,无险可守,魏军攻襄阳,可随时分兵攻江陵,届时是重兵守襄阳,还是重兵守江陵呢?”

“陛下,如果继续在成都,君命难以抵达地方,不利于对地方的管控。”董允道,“今时不同往日,我们不能再以治理一州之术统御四州。”

“那便迁都长安,长安雄踞关中,关中乃沃野之地,又有潼关险要。”杜琼道。

“关中早已凋敝。”

“在丞相的经略下,关中有恢复的气象。”杜琼又坚持道。

“但关中无法与洛阳相连,恢复会很慢,而江陵北接襄阳,东抵武昌、建业,商业繁盛,土地也不少。”

“我还是那个疑惑,若迁都江陵,魏军南下,绕道襄阳,攻打江陵,襄阳回不回援?”

国门离京师太近,且中间没有防御,就很容易出现这个问题。

国门必然重兵,可敌人一旦绕开国门,国门重兵必然回援。

国门重兵一旦回援,很容易被敌人围城打援。

就算不被敌人围城打援,敌人只需要一增兵,空虚的国门就会被敌人的援军踢开。

而且一旦发生那种情况,政治安全大于一切,也就是说,国门的重兵,必然会全力回师勤王。

这已经不是军事问题,而是政治问题。

就像己巳之变中,皇太极围攻北京,袁崇焕不可能带着兵攻打沈阳,他只能回师北京。

因为军事是政治的延伸。

政治已经在敌人的屠刀下,那么军事就只能往回缩。

(本章完)

(sdingdiannn/ddk27851611/36705437.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