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军事 > 宋成祖 > 第539章 收回朝廷

宋成祖 第539章 收回朝廷

作者:青史尽成灰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1-09-01 18:20:46 来源:顶点小说网

赵谌表现的老辣让汪应辰大吃一惊,连忙狼狈离开,赶紧按照殿下的吩咐去做了。

等出来之后,汪应辰这才意识到,咱们这位太子爷可不是养在深宫,什么都不懂的雏儿。赵谌统领行台多年,专门和各族打交道,面对的环境要险恶多了。

而且传说中太子殿下还去过鹰堡,在那里大杀四方,他手上死的蛮夷不计其数……

一想到这里,汪应辰就浑身冰凉,这是踢了铁板了!

汪应辰不敢拿寻常手段,糊弄赵谌,只能乖乖下令,要求各个丝绸作坊继续开工,供应绸缎,不得有误。

命令是下达了,很快就有人找到了汪应辰。

领头之人叫韩元吉,在大宋朝,一旦遇到姓韩的,都应该小心点……至于其他人,也都是有些根基,不乏名门之后。

虽然赵桓强力打击世家大户,但是几百年的积累,岂是十年之功能抹平的!

而且这些大族里面,诸如吕家,林家,胡家,这些顶级豪门,基本上都遵从了赵桓的意思,有人迁居海外,有的转型。

就比如九牧林家……这家人的厉害,简直让赵桓都难以形容了。

不是讲究耕读传家吗?

论起读书,咱林家人没怕过谁。

自从赵桓鼓捣出了新的气理之说以后,真的有人前赴后继,完成了半球实验,证明了气的力道。

天地之间充斥着气,而气能有如斯力量,这就是理!

赵桓用简单粗暴的方式,打开了一扇门。

就在武学读书的一个林家子弟,随后就造出了一个压力井……压力井这玩意可比蒸汽机简单多了,就是个单向阀,随着活塞运动制造真空,再用大气压力,把水抽上来了。

在电力水泵普及之前,这玩意在农村有着广泛的使用。

一个压力井能带来什么改变……众所周知,燕京的水质不好,很多苦咸水,赵桓迁都之后,就有人抱怨。

甚至还有一些贵人不怕麻烦,跑去城外弄山泉水喝。

可是随着压力井出现,就能挖得很深,从而抽出甘甜的地下水。

当然这还不算什么,真正重要的是这东西可以用在煤矿区……利用压力井,可以快速抽取积水。

虽然这玩意不如蒸汽水泵厉害,但是紧靠着人力就能操作,所需部件也很简单,无非就是铁铸的管子,连杆,活塞而已,成本不高,用处极大。

正因为压力井的发明,赵桓还特别表彰,给了一枚金镶玉的奖章。

自此之后,各种发明创新,就开始多了起来……正所谓水到渠成,赵桓做了这么多年布局,也到了收获的时候。

如果说赵桓带给这个时代最大的变化,多半就是知识的增加。

在地理上,赵桓再度派遣人员,打通西域的道路,甚至连太子都去过巴格达。

这样一来,大宋的子民就知道在中原以外,还有辽阔的土地,还有数之不尽的国家。另外在赵桓的推动下,航海技术也在大发展。

至少王中孚就送回来了许多未知的岛屿地图。

海陆合在一起,让大宋子民的眼界开阔,知道了生活的地球。而且还顺带推动了天文,航海,造船发展。

知识增加,眼界开阔,需求有了,技术也要跟上。

一个压力井,却是打开了机械制造的大门,紧随其后,各种发明改进,层出不穷。有人自然就想到了,人力终究有限,需要更大的动力才行。

新的发明,又带来了新的学问。

诸如力学一类的东西,也在酝酿着。

赵桓对于整个发展,有引导,有鼓励,有推动……但总体上讲,赵桓还是让大宋的才智之士,发挥自己的专长。

而就在这一群发明家,理论家之中,林家显得格外耀眼,别管是吕家,还是胡家,都差了一大截。

会读书,到什么时候,都是有用的……当然了,马西挨的赤道几内亚除外。

林家这种毕竟还是凤毛麟角,事实上大多数的世家子弟,还是希望重温旧梦……哪怕他们转型经营作坊,算是成了资本家,可是在他们心里,还藏着一个强烈的地主之梦。

现在机会就在眼前。

朝廷肯定是需要更多的绸缎,而更多的绸缎就要更多的生丝,要生丝,就要有足够的土地……

说来说去,还是要让他们敞开了兼并才行。

“我说府尊,你怎么糊涂了,这巴掌怎么往自己人脸上打啊?”

韩元吉倒是没客气,他早年跟着张九成,论起入门,比汪应辰还早。

虽然汪应辰是状元出身,但依旧要叫一声师兄。

事实上来的这帮人里面,一半以上,都是张九成的门下……所以说张九成提前去见赵谌,也是有道理的,他们这算是同门相残……

汪应辰沉着脸,“有些事情我不说你们也知道,无垢先生已经回了家乡,他劝说太子,估计是失败了。咱们这位储君,还真是颇类官家啊!”

不肖子孙自然是骂人的话,可是赵谌这个跟赵桓一个模子出来的太子,更让他们发愁。

油盐不进,翻脸无情。

你就不能心疼一下,我们可都算是你的师兄啊!

韩元吉顿了顿,“府尊,你看咱们要不要再想办法,好好劝说殿下?”

汪应辰摇头道:“不妥……我看你们还是收敛一点……想赚钱还不容易,过了这一阵子就是了。”

听他这么一说,韩元吉等人都咧嘴苦笑,这位汪大状元是真的不懂商贾啊!

“眼下如果提了生丝价钱,以后就压不下去了。丝绸的利就那么多……海外出口这块,市舶司捏在手里。再有巴蜀,荆湖,这些地方的桑树也都在增加,尤其是巴蜀,我听说折彦质在西北的时候,不遗余力,恢复昔日蜀锦之盛。我们现在是外有强敌,如果因为生丝价格提起来,有农户趁机建立丝绸作坊,我们的日子就没法过了。”

汪应辰大眼瞪小眼,利益之争,别说是他了,就算是张九成也不管用。

江南的丝绸,或者说整个纺织业,都到了一个关键时刻。

“府尊,当下必须把桑田拿在手里,有了桑田,养蚕,缫丝,纺织,印染……全都在我们手里,便是市舶司也只能求着我们,到时候对付外地的商贾,也有了底气。这可是百年大计,不能马虎啊!”

韩元吉再度进言,其他人也都跟着附和,“没错,拿不到桑田,就产不出好丝,接下来的事情就会万分艰难,府尊千万帮忙想办法啊!”

汪应辰翻白眼了,气哼哼道:“你们逼我,殿下那边也逼我,有本事你们让殿下该注意啊!要是做不到,就算杀了我,不也是没用!”

他们陷入了僵局……其实这些年来,他们也没少运作,在李纲倒下去之后,这帮人积极寻找新的代言人。

其实已经初见成效,有不少部堂一级的官吏,隐隐站在了他们一边。

可就在这时候,赵桓推行了新的官制,又斩杀了王次翁,清理了一大批人……这下子好了,江南的商贾失去了朝堂的力量。

虽然还有一些人在,但是他们也都噤若寒蝉,不敢多话。

失去了朝堂的助力,就只能请张九成出山。

奈何张九成碰了钉子,现在该怎么办?

任人宰割吗?

要不干脆来个狠的吧!

把作坊给关了!

反正生丝价格太高,也没有什么利润……作坊关了,出口的丝绸供应不上来,朝廷缺了钱,也就知道疼了。

再有那些桑农什么都不懂,就是一帮土老帽,这几年没了世家大族压制,倒让他们神气起来……过去地主大族下去,直接收地租,谁不敢不给?

现在好了,没有了地主,一帮泥腿子凑在一次,动不动就讲王法,讲王法之下,人人平等。讲你情我愿,公平交易,市场原则……

放屁!

老子要让你们知道,什么平等?

银子不平等!

这时候放弃绸缎作坊,不管朝廷受不了,桑农也受不了,没人要,他们的生丝就只能发霉腐烂。

只要东南大乱,到时候太子的处境也不会好。

就看官家能疼你到几分?

还能任由你胡来,把天下都搅乱了?

不能够啊!

果然,就在赵谌下令的第三天,苏州城中,两家最大的绸缎作坊,停了织机,关上了大门。

所有人都傻傻看着,之后差不多是直接挑战了,就看太子殿下能怎么办?

“汪知府,看起来你的命令也不管用啊!”

汪应辰很不爽,这帮东西竟然不听自己的,私自关门,这不是让自己难做吗?

尽管汪应辰再不情愿,但到底是绑在了一起,他也无可奈何。

“殿下,生丝的价钱的确是太高了,收不上来原料,继续开作坊,就是赔钱,也着实艰难……臣,臣想过了,能不能把他们找过来,好好谈谈……”

“不必了。”

赵谌突然笑了,“汪知府,既然他们不愿意干,那我就接过来,这些绸缎作坊都是我的了。”

汪应辰大惊失色,仿佛没有听明白赵谌的话。

“殿下,你,你是要买下这些作坊?这,这怎么行?”

赵谌呵呵道:“怎么不行?我已经让市舶司借了五百万缗过来,这是汇票!”赵谌随手扔给了汪应辰一张纸,还笑呵呵道:“我正愁不知道要怎么办,没想到他们就帮我想好了,真是忠臣义士啊!”

汪应辰脑子都凌乱了,什么?

太子要搞纺织,他行吗?

(sdingdiannn/ddk265256/2105572.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