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军事 > 宋成祖 > 第540章 被抛弃的商人

宋成祖 第540章 被抛弃的商人

作者:青史尽成灰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1-09-01 18:20:46 来源:顶点小说网

要说商贾和朝廷对抗,看起来是在作死,但是人家也着实有一番道理。

韩元吉就找来了凌景夏,樊光远,还有沈清臣,几个人聚在苏州最大的酒楼,开怀畅饮,心情很是不错。

韩元吉主动道:“按理说该找几个高丽女子,唱歌跳舞,以助酒兴,奈何事情机密,不好声张,需要防着隔墙有耳。”

其他三人点头,可凌景夏也笑道:“谨慎是对的,不过也没有那个必要,我就不信,太子殿下敢撕破脸皮,把咱们怎么样!这是江南,不是塞外,他的那一套不管用!”

樊光远却还是没有那么自大,“我可是听说了,太子殿下在什么八个达,杀了好几万人,手段凶悍,大有官家之风,没瞧见?把汪应辰吓得尿裤子了。”

“哈哈哈!”凌景夏忍不住好笑,这个老樊真是不读书,那是巴格达!

“那些蛮夷有什么金贵的,就算杀了一百万,也不用怕……咱们手里捏着朝廷的命根子呢!”

这时候韩元吉也开口了,“这几年苏杭的丝绸作坊,滚雪球似的发展。光是苏州,三千织机以上的作坊,就有八家之多!这些织机和织工不是天上掉下来的,全都是银子堆出来的,而这笔钱就来自康国!”

康国!

樊光远脑筋不灵光,却也明白过来,谁不知道,康国就是赵桓的另一张面皮。

每年从康国流出的金银何止千万,什么办学,修水利,海外贸易,开发矿山,什么都干。而且康国银行跟赵桓的内帑挂在一起,每年要上缴红利的。

也就是说,东南的丝绸作坊经营不善,利润交不上去,康国银行的获利就会减少,甚至会亏损。

他们赚不到钱,赵桓自然就拿不到分红。

赵官家这几年又是治理黄河,又是推行新政,改革官制,这要是钱跟不上,肯定会出事。

这就是他们最大的依仗,赵谌绝对没胆子撕破脸皮!

“话是这么说,可眼下太子殿下已经要买下作坊了,万一他经营好了,不是一样能给官家交代吗?”

“哈哈哈哈!”这一次其他几个人都笑了,樊光远这个傻子,这是脑子被银子塞住了,是个十足的蠢货。

“太子凭什么经营作坊?就凭他是大宋的储君吗?笑话!”韩元吉笑呵呵道:“我知道,太子殿下从市舶司借来了五百万……可是这点钱哪够运营作坊啊?现在生丝价钱这么贵,他出得起钱吗?还有作坊那么多织工,都伸手要钱……就算他有办法,把这些事情都摆平,还有个出售的问题……咱们辛苦了这么多年,从头到尾,都听咱们的,只要咱们小小施展手段,就能把这事搅黄了!你们说,是不是?”

樊光远想了半天,终于闹明白了,敢情他们这么多牌啊!

赶快倒了杯酒,“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咱们喝酒!”

“喝酒!”

几个人频频举杯,开怀畅饮,喝得别提多开心了。这一次和储君叫板,就是在彰显实力,只要成了,天下人自然知道谁说了算。

其实赵桓最大的错误就是铲除了世家大族。

这天下总归不能一个人说了算,没了世家大族,自然就是豪商巨贾说了算。

毕竟除了他们,谁会经营作坊?

赵谌知道怎么织布吗?

笑话!

他老子再厉害,还不是要指着税收撑着。没钱谁也玩不转,咱们就走着瞧!

这几个人盘算之后,很快就把他们的意思,传递给了江南的商贾。

已经返回海宁老家的张九成,自然也得到了消息。

这位杨时的门徒,东南读书人的旗帜,在听说苏州商人如此大胆的时候,也是吓了一跳。

居然直接跟太子叫板,还敢算计官家,这胆儿也太肥儿了。

当真就是为了钱,不要命了。

自己摊上了这么一堆门人弟子,还真是三生有幸啊!

张九成忧心忡忡,他几次提起笔,想要给赵谌写封信,再度劝说……其实也不需要让态度,能放开限制,准许一家最多拥有五百亩桑田,也就是了。

现在不是抗金的时候,不必你死我活。

大家都退一步,相忍为国,这才是治国之道。

只是张九成刚刚被赵谌讽刺,让他再写信,不知道从何说起……一张老脸,还让人反复抽打吗?

罢了,就让赵谌碰个钉子。

东南多猛虎,他想当个打虎英雄,还不够格!

江南的局势就在一片混乱之中,愈发严峻。

一方面丝绸价格暴涨,但是作坊却没法正常开工……一方面生丝价格也在飙升,但是却没有人收购生丝。

说白了,就是原本负责在中间奔走的大小商贾消失了。

光剩下一个太子殿下,还有一堆织工和桑农,就看你怎么办吧?

“我说殿下,你怎么还老神在在啊!”朱孝孙都急了,“殿下,再拖延下去,出口海外的丝绸都不够了,我看你怎么和官家交代?”

赵谌微微一笑,“舅舅,面对这么个局面,就沉不住气了?父皇当年可是面对几万如狼似虎的金兵啊?”

朱孝孙翻白眼了,“那能一样吗?殿下,你可别等闲视之啊!”

赵谌摇头,“舅舅,你还真说错了,我哪敢马虎!就算不为了讨父皇的欢心,我也不能看着大宋乱了。”

“那,那你打算怎么办?”朱孝孙迟疑问道。

赵谌思量片刻,微微笑道:“既然到了这时候,也该打破哑谜了。”

这位太子殿下起身,叫着朱孝孙,去了一个所在,见了一群人,一群桑农。

赵谌刚刚步入院子,立刻就有人站起来,望着太子殿下。

突然有个中年汉子脱口而出,“真像啊!”

赵谌笑着走过来,“我认得你,你叫刘桂,是一等战斗英雄!”

听太子认出自己,这个汉子激动的眼圈发红,慌忙施礼。

赵谌连忙搀扶住他,“你忘了?有功勋在身,别说是我,就算是父皇来了,也不用跪的。”

刘桂咧嘴憨笑,“习惯了,瞧见殿下,就仿佛瞧见官家带着大家伙痛打女真鞑子了。”

这话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就在这个院子里,超过四分之一,都是返乡老兵。看见了赵谌,真的仿佛看见了赵桓一般。

“废话不多说了,有人想逼宫,想看咱们的笑话,我偏不让他们如愿。”赵谌朗声道:“我现在手里的钱不多,我想向大家伙借一些生丝,如何?”

刘桂立刻道:“殿下,什么叫借啊!殿下想要,我们乐不得双手奉上!”

其他人也都跟着附和,一副不拿就是瞧不起我们的架势。

赵谌摆了摆手,“听我说完了,我借生丝不能按照现在的市价,只能按照往年的价钱,再多加两成……还有,从今往后,每年生丝的价钱是多少,都和你们大家伙协商,不出意外,绝不降低收购价格。而且针对桑农,会有优待,基本的一条,就是保证你们各家的平价口粮,你们可以去常平仓支取,回头我给你们个详细的章程。”

赵谌不光长得像赵桓,办事也颇有赵桓的干脆利落之风……他把设想跟大家讲了,种桑养蚕,也不是年年都能赚。

赵谌答应跟他们签长期约书,给他们提供种种便利。

然后要求桑农自行组织起来,选出社长,然后由社长领头,征集,运输生丝。

以后有什么困难,需要口粮,需要技术支持,也都有桑农社负责。

一个个零散的桑农,没法处理,可结社之后,情况就大不相同。

这叫满头乱发没法抓,编成辫子就好抓。

赵谌这一手亮出来,征集生丝的问题迎刃而解,再也没有任何困难了。

朱孝孙看得目瞪口呆,哪怕出来了,都有点晕乎乎的,这也太容易了吧?

“舅舅是不是觉得轻而易举?想不想试试?”

朱孝孙愣了半天,还是摇头了。

别开玩笑了,这也就是看着简单,换成别人,根本做不来。

你让百姓结社就结社,让他们把生丝借给你就借给你,想什么呢?

说到底,还是赵桓这么多年的积淀,才能顺理成章。

“殿下,咱们才解决了一半的问题,还有作坊,作坊怎么办?”朱孝孙傻傻问道:“总不能如法炮制吧?”

赵谌笑了,“舅舅还真聪明啊!”

赵谌再度来到了纺织作坊。

一直以来,作坊多是家人在一起劳作,爷爷领着儿孙干活,干得不好,就要挨骂,而且一家人还可能饿肚子。

后来作坊扩大了规模,变成师父带着学徒干活,学徒不但没有多少工钱,还会挨打被骂,各种体罚,层出不穷,三年学徒,两年效力。不好好学,师父打死你,也不犯法。

这一套发展到了几千织机的大作坊,就变成了一大堆工头,监工,领班,盯着每一个织工,干活慢了,织的丝绸质量不好,就要挨打,克扣工钱,索要孝敬,比比皆是。

韩元吉之流所说的经营之道,不外压榨而已。

“我是大宋的太子,从今往后,作坊废除监工,由织工选出班头,自行管理。”赵谌一上来就公布了震撼弹。

“还有,往后除非特殊情况,不再克扣工钱,而是给予奖励。”

织工们瞪大眼睛,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还有这等好事?

果然,赵谌无奈道:“我想这么办,却也要大家伙织出足够的丝绸来!”

众人面面相觑,我们愿意啊,可,可生丝在哪?

(sdingdiannn/ddk265256/2106199.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