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二友小说 > 军事 > 神都锦绣 > 第十九章 上路(四)

神都锦绣 第十九章 上路(四)

作者:钟山布衣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1-09-07 10:23:21 来源:顶点小说网

约在寅时三刻前后,“武平堡”全军陆续抵达“下马镇”前两里处。

营帐开始一个一个迅速搭建,所有人都开始忙了起来,他们时间不多,必须要在两个时辰里完成吃早饭,还有休息,校尉有令“辰时一过,即刻出发。”

至于什么禁兵和雷火部的“比试”,对士兵们来说,输赢都是一回事,几乎没人关心。

卯时刚到,有士兵进入大帐,对谢岩道:“禀校尉,三里地外,有人向我军靠近。”

“应该是雷火他们到了。”这是冯宝的声音。

“要不我们一起出去看看?”谢岩此话,是在征求王福来和另外两名禁兵军官的意见。

他们闻言一齐起身,当是回答了。

刚刚走出营门,依稀见到有人影快速跑过来,第一个跑到谢岩面前的人是刘愣子,紧跟着,一个一个的队员们陆续到达,他们在谢岩的注视下,按平时训练队列,横成两排,第一排是“敢死队”,第二排是“突击队”,紧跟着就开始“报数”,从一开始……

等到“报数”声停留到“一百零三”的时候,就停止了。

两队人数合计一百整,加上四名军官,总共一百零四,现在却是一百零三,很显然是少了一个。

只扫了一眼,谢岩就大声喝问道:“刘愣子,雷火人呢?裴士峰人呢?”

“禀报校尉,裴士峰脚扭伤了,雷火背着他在后面,马上就到。”刘愣子大声道。

“雷火报到!——”队员的后方传来雷火的大叫声。

没有命令,也就没有人去接雷火,直到他背着裴士峰,气喘如牛的出现在谢岩面前时,才有队员上去扶住裴士峰。

“归队。”谢岩面无表情地对雷火说。

等所有人站好之后,谢岩大声说道:“这一次,你们如期完成了军令,刚刚我又注意了一下,你们人数一个不少,身上装备也完好无损,对此我很满意,现在请大家回营休息吧,解散!”

出乎意料地是,没有人离开队列,众人还是在原地不动。

谢岩不禁奇道:“你们这是干什么?”

刘愣子道:“禀报校尉,我们想等候禁兵弟兄归来。”

“你小子有这么好心?”谢岩不信地问,下面的话,他是不会直接说出来的。

冯宝也看出来不对,直接就站出来说话:“刘愣子,还不把人带进营里?”

忽然,被自己部下扶到一边的裴士峰主动张口道:“谢校尉,就让雷校尉他们留下吧。”说完,他停了一下,又道:“即使是输了,也应该让本将的那些部下们知道输在哪。”

谢岩很是赞赏的看了一眼裴士峰,没有再说话了。

很奇怪,一直等到天光大亮,也没等到禁兵到来。

“会不会出事了?”差不多每个人心里都这么想。

谢岩也觉得不能再等了,真要出了事,他可是难辞其咎,当即下令:“雷火、刘愣子,带上你们的人,骑马去找,快去。”

军令一下,众士兵急忙往营中跑去,没等士兵将战马牵出来,有急促马蹄声,从远处传来。

寻声一望,可见一队骑兵纵马急奔而来,看装束,应该是禁兵。

当先一人快马急驰到营前,勒住缰绳,再翻身下马,众人一看,却是林运,他走到谢岩身边道:“行军途中,有两名士兵落马摔伤,回头去寻找的。”

“人好还吧?”谢岩轻声问道。

林运道:“都是轻伤,没有大碍。”

二人正说话间,陆续有禁兵到达,可是在场众人都看出来,人数不对,最多不过五十人。

又过了片刻,又有约三十骑到达;再等上一会,余下的人才全部到达。

禁兵没有报数的习惯,而是领军军官点数后,才向谢岩和裴士峰禀告:“人马全部到齐。”

谢岩看看这帮几乎谈不上列队的禁兵骑兵们,侧首对裴士峰道:“裴校尉,还是你来说吧。”说完,他挥挥手,示意自己的部下,跟自己一同回营。

裴士峰对自己的部下倒底说了什么,谢岩不知道,也不想知道,他只知道,自己回到大帐后不久,裴士峰带了四名部下军官,前来向自己“认输”,并强烈要求“以后和‘武平堡’众军一样行军,一样训练,一样的执行军令。”并表示“伙食费”一事,绝没问题。

谢岩对此很是满意,这才说道:“行军打仗,意味着行军必须和打仗一样要求,才可以使军队始终处于高度警惕之中,并能够及时作出反应,夜半时,我军路过你们驻扎地,并发现了你们,你们却没有发现我军,如果来的是敌人?又或是居心叵测之辈,后果都不可想象。你们并非我的部下,按说应是我军的客人,有客来,好生招待是理所当然,可是,我军中之饭食,是用来提高战斗力的,是用来接待真正的勇士的,老实说,你们还不够资格。”

话到此处,谢岩看了一眼他们,见他们一脸惭愧的样子,就不再多说下去,而是话锋一转,说道:“幸好,你们及时意识到,并能够作出改正,我很高兴,所谓‘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我相信,日后你们会成功的。至于‘伙食费’,就当作你们为此付出的代价好了。”

解决完禁兵的问题,整支军队气氛更加融洽了,无论是禁兵、府兵又或是辅兵,相互之间更加亲密,再无隔阂。

全军离开“下马镇”前,谢岩宣布了三项规定,第一,日后凡是经过城、镇等民居点,不得入内,不得扰民;第二,如果要进城、镇等民居点,人数每队一次不得超过十人,且日落前必须归队;第三,行军途中必须远离农田和百姓种植的林田,若必须经过,且给百姓造成损失的,当照价赔偿。

不论哪个时代,一支能够得到百姓拥护的军队,才是真正的强军,谢岩对此深以为然,并身体力行,用他的话来说就是,能作多少算多少。

根据林运的说法,自“下马镇”向西南方向沿官道而行,经“平州”过“榆关”,当可进入“幽州”,全程约一千两百里。

谢岩对于唐代地理不熟悉,最后还是冯宝和他解释了一下,大体就是鞍山到北京的走法,他这才明白,并决定就按此行军,先到“幽州”再说。

通常而言,步骑混合一天行军约在四十里上下,谢岩不打算改变这一惯例,毕竟士兵不是铁打的,不可能长期保持高强度的训练和行军,因此,他还特意放慢了速度,让士兵们可以在缓慢的行军中,得到休息。

这一路上,似乎都是无人区,看不见什么人,更看不到什么村落,往往连续走上好几天,一个人也看不到,只有沿道路零星有些小镇,说是小镇,其实人口非常少,多一点的几百人,少一点的只有几十人,好在他们并不畏惧唐军,胆子大点的甚至还向他们兜售一些猎物。

冯宝可开心了,后世没吃过的野生动物,他这一路可是尝了一个遍,从小一点狍子,到大一点的梅花鹿,最后到老虎,他是一样没放过,只要有人卖,他就买,几乎还从不还价。

王福来觉得自己这一趟来传旨,实在是太值了!别的不说,光是千奇百怪的吃食,花样百出的作法,就让他觉得“不虚此行”。

当冯宝又买下几张虎皮,几十张貂皮,并送给他一半的时候,他就觉得,一直这么晃悠下去,挺好。

由于是在行军,加上谢岩来自后世,对动物保护有种天然的意识,所以,他不允许军士外出狩猎,谁想吃,自己花钱买。

他本想以这种方式来减少士兵们对野生动物的猎杀,谁知道后来他才发现,所谓的买卖,并不是用钱来交易,而是用盐、用粮食,用麻布等物资。

谢岩不禁头有点大了,军中物资只是在正常消耗,可士兵们随身携带的那部分物资,却几乎都没了,不用问也知道,全换成皮毛和肉食了。

很快,谢岩又发现了一个更奇怪的现象,自己军队后面,似乎跟着一些人,他派人过去问了一下,差点没气晕过去。

跟着的,全是猎人家眷,而猎人们都去打猎了,猎物打回以后,经过家眷的处理,再把猎物卖给自己的部下,这都快形成“产业链”了。

谢岩认为自己不能不再过问了,要是再这么下去,军中的物资就会消耗的太快了,这离“幽州”,怎么着还有六七百里地呢。

晚上宿营之后,谢岩让雷火带几个人,陪自己去出去一下,这次他没叫上冯宝,倒不是不想叫,而是冯宝和王福来、黄守义几个人吃“火锅”,他不大方便单独把冯宝叫出来。

向后一里地左右,有几堆火正在燃烧,每一堆火边,都围坐七八个人,谢岩他们还没靠近,那些人似乎有所警觉,立即聚集到一起,还有几个人已经开始张弓引箭了。

“别紧张,是我!”雷火大声地说着,率先向光亮处走过去。

借着光,谢岩看到有人认出雷火,并主动走过去和雷火打招呼,直到雷火召唤自己的声音发出后,他才带着人缓缓走过去。

这是一片在野外随意弄的营地,石堆,柴火,木架,陶罐就是这里的全部设施,人数约五十,但其中妇人、老人、孩子都占了一多半,能称之为“猎人”的,在谢岩眼中,绝不超过十人。

古人尊长,所以代表这些人和谢岩说话的,是一位须发皆白之人,可一问之下,才得知他竟然只有三十九岁,却已经是这里的“长者”,如此情景,令谢岩几乎无言以对。

妇人们见到谢岩他们过来的时候,都带着孩子们躲开了,虽然她们的动作不慢,但是谢岩却早已察觉,这些妇人和孩子身上,除了外面裹着的皮毛,里面几乎没有什么衣物,更别说穿鞋这类话了,这里没有一个人有鞋子。

如此“惨象”,比谢岩当时初进“辅兵营”时见到的那一幕,还要惨!

谢岩真的很想问问:“贞观之治就是这样?这就是所谓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大唐?”

谢岩久久不发一语,脑子里空空的,他都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还能站在这里。

大约他的表现太失常了,雷火终于忍不住晃了一下他,并问;“校尉,校尉,你没什么事吧。”

谢岩被雷火唤醒了,先努力吸一口气,后对那须发皆白之人道:“对不起,我刚刚有点走神了,请问老哥,既然你们都是我大唐子民,为何遇到困难不去向官府求助?”

“官府派人来过,给过米粮还有种子和农具,可以说能做的也都做了,可校尉也看到了,这地方,一年中有半年都冰天雪地,余下的时间里,土地还要化冻,再加上荒地多,熟地少,耕种非常困难,即使如此,如果勤劳,也还能算是过活。但是此地向北二百里,是奚族的地盘,他们那些人,不种地,只打猎,平时倒还好,只是一到快入冬的时候就经常跑到我们这儿来抢东西,吃的穿的,什么都抢,所以才成了现在这样子。”

“‘幽州都督府’不管吗?”谢岩问。

那人道:“管啊,一年总要派兵来一次,可是遇不上那些人啊,前些日子更听说,奚族的首领可度,带人去长安了,搞不好以后都是大唐人,更没法管了。”

“奚族”是什么?谢岩没听过也不知道,按后世说法,估计十之**是个少数民族,既然人家首领都去了长安,肯定是有归附大唐的意思,要是这样的话,此事还真不好弄,一个国家内的民族矛盾,通常大都情况下都是不了了之,这在哪个年代都差不多,而谢岩想想眼前这些人的困境,实在觉得自己似乎应该做点什么,他沉吟半晌后,道:“他们来抢,如果你们反击,会有什么结果?”

“只要是在我们这边,杀了也是白杀,一直都这样。”那人身边一个标准猎户打扮的汉子大声道。

谢岩轻轻点了点头,心中已然有了打算,口中却问:“那你们还打算跟在我军后面,像现在这样卖猎物多长时间?”

“最多十天,我们必须得在下雪前回去。”那汉子道。

“好,那我军就在此地停留十天。”说完,谢岩对雷火道:“明天你派一队‘鸳鸯阵兵’过来,教会他们如何战斗,再让人送一百套帽子、围脖过来,外加五十套刀、剑,枪过来,至于盾牌和铠甲就算了,太扎眼。十天之内,必须教会他们。”

不等雷火答应,谢岩又对那汉子道:“你和老哥,明天来我营中一趟,我还有事要问你们。”

“我们走”谢岩把事情交待清楚以后,一挥手,即带着人离开,只留下那些感觉在作梦一样的猎人。

回到营中,谢岩直接走进冯宝帐中,看到吃“火锅”的人一个不少的都在,除冯宝外,每个人都在把目光投射到一名姓“杨”的商人那儿,谢岩稍稍看了下就明白了,那商人正在烹茶。

谢岩之前“享受”过唐朝式的“烹茶”,很有仪式感,一个小炉,放在一壶水,烧开后,再加上茶叶沫、还有碾得细细的姜、葱、蒜等,更要命的是,最后还放盐,弄出来的东西,看着像是酱油,喝起来一股怪味,那一次后,他发誓这辈子也不喝唐朝的“茶”。

冯宝和谢岩一样,怎么也接受不了唐人对“茶”的怪异口味,可今天他是“主人”啊,身为“主人”,怎么也不能拒绝客人的好意,只能陪着笑在那看着。

冯宝见谢岩进来,就跟看到“救星”一样,赶紧招手示意他过来,谢岩刚一坐下,那边的“烹茶”也已经好了,杨姓商人先将第一杯敬给冯宝,而后依次是谢岩、王福来……

趁着无人在意,冯宝是把茶倒在衣袖上,谢岩一时没想到,硬皮头皮直接吞咽下去。

“警官,你刚刚去哪了?”冯宝是没话找话,他必须得找点事出来,要不然,这第二杯茶又来了。

谢岩和他是一个心思,马上接过话,先是故作叹息一声,而是将自己外出去猎人那里的事,说了一遍。

“这事要得,天下哪有别人过来抢,自己不还手的道理,警官这个法子好。”冯宝坚定地支持道。

“是这个理儿。”王福来也赞成地道:“就应该狠狠教训那些个蛮夷,省得总是给大唐找麻烦。”

“王公公所言极是,就应该对蛮夷狠一点。”黄守义第一个站出来说,其余商人纷纷出言附和赞同。

“武装那些猎人,没什么关系吧?朝廷那边……”有个商人倒是很谨慎地说了一句。

“这能有什么关系,寄兵于民,本就是大唐一贯作法,府兵不就这样吗?”谢岩以问作答。

那商人赶紧道:“校尉说的是,草民是多虑了。”

“我让他们明天来,其实还有一事,想要借助诸位。”谢岩这句话明显是对着商人们说的。

黄守义道:“校尉见外了,凡我等可以办得到事,都可直说。”

谢岩道:“那些人的皮毛、猎物等,诸位觉得如何?”

“总得来说,还说得过去。”有一名商人接过来道。

“那我要是说,日后你们来收这些皮毛,又会如何呢?”谢岩道出自己想法。

“这……”那商人有些犹豫了。

“其余诸位呢?”谢岩又看了看在座其他商人。

商人们都不说话,如同商量好的一样。

其实这不出谢岩预料,他计算过,真要是商人来收,那是几乎没什么利润的,因为皮毛在这一带不值钱,需要贩运到关中和洛阳,或者扬州这样的地方才能买出高价,但是这里的皮毛质量,不是最好的,加上运输太远,成本太高,几乎是没利润的。

谢岩笑了,他准备拿出杀手锏来,他从冯宝那儿要来炭笔,再拿过一张纸,在上面画了起来……

(sdingdiannn/ddk245254/1533172.html)

1秒记住顶点小说:dingdiannn。手机版阅读网址:m.dingdiannn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